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從田頭、加工、運輸、市場到餐桌,長長的食品安全鏈條上,土壤污染正成為威脅食品安全的主兇,且修復周期漫長,需要付出昂貴代價。日前,以"上海食品安全"為主題的上海市科協第十一屆學術年會綜合學術研討會上,專家指出,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主要是重金屬和有機物,目前對于土壤污染的修復很重視,特別場地污染修復力度較大。但土壤修復市場還比較混亂,真正有專業水平的不是很多。
地下水九成遭污染
"應加強農田污染、地下水污染的調查和修復,保證食品原材料不被污染。這是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海交大生態與地下環境研究所所長仵彥卿教授表示,我們過去把土壤和地下水分開,地表水城市以內和城市以外是分開的,而國際上認為地表之下的水都是一體的,有聯系的。有資料顯示,我國水資源總量的1/3是地下水,全國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60%污染嚴重。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有很多,過去工業排污、礦山開采、農業殺蟲劑等在土壤中殘留了很多有害物質,如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垃圾填埋也在威脅土壤的環境安全,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屬、化學工業品、環境激素,例如洗滌服裝的干洗劑、富含氮磷鉀的廢棄物、污泥等。通過復雜又緩慢的地下水系交換,污染物在土壤中慢慢累積且難以自我凈化,之后被農田里的各種農作物根系吸收。
農田污染、地下水污染對食品原料,如稻谷、小麥、玉米、蔬菜等影響較大,尤其是重金屬污染,會通過作物的提取富集,進入到食物鏈中,影響人體健康。而這些重金屬會在人體慢慢堆積,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我們在研究生態系統的時候,常規地表看到的是顯性生態系統,卻看不到地下的隱性生態系統。"
修復土壤還要治本
目前我國對城市土地污染修復比較關注,對農田污染、土壤污染也在不斷加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副會長謝敏強指出,上海在2008年已經完成滬郊400萬畝農田的基本普查,普查內容包括農田的土壤質量、灌溉水質量和空氣質量,檢測取得了與農產品食用安全*為相關的重金屬、有機氯、氟化物等項數據。其中,被列為重度污染的農田,已經退出農產品種植用地。
不過現行的土壤修復中,有人采取將被污染的土壤當作垃圾一樣搬走處理掉,然后再填上一些干凈土的做法。"這種短平快的方式,治標不治本,因為原來污染還存在,并且會隨循環系統而進入地下水。實際上,*好的土壤修復應當是在原地修復,但治理污染所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仵彥卿透露,當前一畝土地污染的修復費用,就在200萬元至1000萬元間。他建議,土壤修復應該采取更多科學和專業的方法,例如用植物修復辦法,一些植物有吸附重金屬污染物的能力。 (記者 馬亞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