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多種果品的價格上揚引來廣泛關注。南都記者查閱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目前公布的C P I統計月報了解到,今年1- 4月,深圳的水果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1.1%、3 .5%、- 0 .2 %、0 .5 %,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分別上漲8 .2 %、6 .0 %、3 .6%、3 .8%。
此外,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年第20周(5月13日- 17日)重點監測水果價格數據,富士蘋果每公斤價格為10 .33元,較去年同期上漲達60 .7%。此外,西瓜和菠蘿的漲幅也節節升高。截至5月17日,西瓜每公斤價格4 .8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9 .7%,菠蘿每公斤3 .98元,近1個月漲幅達12 .3%。
在“水果自由”成為近期*熱話題之一的情況下,有網友調侃今年水果“貴得想自己去種果樹”,更有“水果控”人士大呼“吃不起”。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水果價格上漲的同時,連資本面的水果期貨及相關概念股都迎來了一波走強的行情。那么,這場水果價格的狂歡是否脫離了市場供需層面?深圳市民又是否真的難以實現“水果自由”?南都記者走訪深圳多個線下門店,剖析“水果焦慮”的背后邏輯。
(圖片與文章無關)
店家
受季節天氣等因素影響大
減產導致部分水果漲價20%
南都記者走進深圳市南山農批市場發現,海南妃子笑荔枝、廣東高州荔枝、深圳南山荔枝價格均在高位,*貴的可達18元/斤。一家水果批發行老板謝先生表示,受今年惡劣天氣影響,海南荔枝和廣東高州荔枝減產明顯。不過另一位從事水果批發的鄭先生表示,荔枝生長本身就有大小年的特點,去年荔枝產量較多,今年剛好是小年。
在龍崗區,一家水果連鎖店的老板娘告訴記者,今年雨水多,影響了西瓜的質量,且今年西瓜比去年每斤貴2塊錢。其他水果進貨價也普遍上漲。
“今年全國大范圍遭遇異常天氣,導致很多水果減產嚴重。”深圳零售資深采購人告訴記者。從國產的水果來看,獼猴桃、蘋果、香蕉、火龍果、荔枝等熱帶水果都漲價了,平均漲幅在20%左右。漲價的原因主要受天氣影響,今年全國大范圍遭遇異常天氣,如四川、海南、江浙滬一帶等等,導致減產嚴重。像蘋果這種日常消費的大品,去年底也開始大面積減產,導致今年庫存較少,價格上浮。
市場
原本就高價的水果并未出現震蕩
荔枝櫻桃價格端午節后有望回落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今年部分水果因減產而漲價,但一些原本就處于高價的水果今年并未出現價格震蕩。南山農批多家水果批發行的老板們均回復記者,云南楊梅、北京平谷水蜜桃等“去年也是這個價,也是這么貴”。
同時,上述謝先生告訴記者,深圳南山荔枝之所以貴,與其剛剛上市也有關系。預計端午節后價格會有小幅回落。此外,價格高昂的山東大櫻桃也有望端午節后降價。鄭先生表示,雖然今年山東大櫻桃存在減產漲價的情況,每年端午節前櫻桃市場需求旺盛,但節后供需矛盾則大大緩和。另有水果批發人士也向記者透露,陜西紅富士目前非應季水果,加上減產原因,故而價格高漲,但今年9月后又將上市一批新果,有可能緩解當前的高價。
深圳市商務局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日前發布的深圳市生活必需品監測系統數據顯示,4月
份深圳水果批發價格中,受監測的6種水果價格環比“2漲4跌”。其中,4月份梨均價為8.95元/公斤,環比上漲11 .9%;西瓜均價為5元/公斤,上漲0 .4%;柑橘均價 為6元/公 斤 ,環 比 下 跌17 .2%;香蕉均價為6 .4元/公斤,下跌4 .3 %;蘋果均價為13.67元/公斤,下跌3.6%;葡萄均價為1 5 .9 3元/公斤,下跌0.3%。
上述人士表示,深圳市4月有持續的陰雨天氣,平均氣溫不高,所以市民對水果需求不是很高,且入春后大量應季水果上市,導致水果市場供大于求,價格有所下跌。
講述
市民邱女士:
今年每月水果支出都超1000元
“水果自由”基本可以實現
隨著近年我國城市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對食品消費需求的檔次越來越高,不少市民也更加注重攝入健康、綠色、優質的果蔬。因此,對水果的熱愛與追捧也成為很多深圳人的日常。
家住寶安的邱女士就表示自己是一個“水果控”,平日里,貴至每斤25元的紅提,便宜約每斤3元的香蕉,她都會入手。邱女士發現,自己今年每個月的水果支出都超過1000元。
面對當下的“水果焦慮”,邱女士說,自己的“水果自由”基本可以實現,香蕉、菠蘿等價位在10元以下的日常水果都比較舍得購入,紅提、黃桃等價格一般在10-20元每斤的水果也能勉強承受。“除了個人口味喜好,價格確實是購買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櫻桃、楊梅等高價水果的消費頻率,一個月估計就一兩次。對于有些價格過高的水果,我會考慮其他價格適中的水果進行代替。上了每斤20元的水果,如果自己喜歡吃,也還是會咬咬牙購買。”
“中國人愛吃,尤其是近年來對進口水果的需求越發強烈。但不管國內還是海外,優質的果品永遠是不足的。”深圳某新零售采購代表陳先生用深圳人*愛品嘗的榴蓮來舉例。實際上,泰國東部的榴蓮今年比去年增長了70%的產量,但是這樣的好果品早被搶斷了貨。“比去年提前了整整一個月賣完,自然這6月會上漲一波,等到7月份南部榴蓮進入產季,價格會下行。”陳先生說道。
產業觀察
A
高價水果與低價水果應在品質上做出區分
信息化、標準化、供應鏈是關鍵
“水果自由”的話題,一方面是對水果齊齊漲價的不解,或許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水果市場亟待訂立標準的呼聲——— 高價水果與低價水果,如何做出品質上的區分?讓不同價格層次的水果有更明顯的分割線,或許是緩解這種水果漲價焦慮的另一種途徑。
記者了解到,雖然生鮮賽道逐漸向頭部企業聚攏,但目前中國果業仍呈現小而分散的特點。這意味著,水果行業對天氣變動所帶來風險的抵抗能力仍舊較弱。“你連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都沒有明確的時候,你怎么去保障你的品質,水果價高但品質不佳,這難免遭消費者非議。”某水果連鎖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水果是個非標準化產品,要訂立標準并不簡單。與此同時,水果的上下游鏈條構成復雜,從產業源頭到消費終端,還是有環節壁壘的。而另一邊,果業又是個高損耗產業,如何降低損耗及各項成本,是業內*其關注的問題。目前,進口水果的商品果成果率高達八成,上架后的損耗率也只有5%到8%;而國內水果的商品果成品率只有不到六成,流通過程中帶來的損耗高達30%。
前述水果連鎖企業負責人表示,生鮮行業未來的競爭會落在供應鏈,“供應鏈的魅力在于各環節無縫對接后效率的提升,農民和市民都受惠。降成本、降損耗只能在供應鏈上做文章。”
B
深圳人更加注重水果消費的品質和愉悅度
深圳市場愛嘗新,統一包裝走俏
實際上,借助廣州江南批發市場及深圳海吉星的優勢,深圳市場上的水果品類越來越豐富,幾乎世界各地的珍奇水果都能在深圳市場上覓得蹤影。
久而久之,對水果的消費要求及獵奇心理也就越來越高,更加注重水果消費的品質和愉悅度,而不是一味在意價格,在水果品種、水果賣相及品質上有了更高要求,現在水果的供應商也更注重水果的包裝與等級劃分,不再做純粹的統一批發。
目前市場上,水果從*基本的、消費者能感知的包裝上進行了變更。對比傳統零售和電商,新零售超市的銷售方式上主要以“盒裝”銷售為主,從基地運到城市大倉后,需要經過人工二次挑選、把控好品質后,打包銷售。如今不少傳統超市也開始向這種包裝方式調整。
延展
水果相關概念股及期貨行情走強
行業人士認為水果價格上漲與相關概念股在資本市場飄紅存在一定邏輯關聯,并非純粹市場炒作
隨著不同品類的水果價格上漲,“水果自由”的話題甚囂塵上,水果行情之熱也蔓延到了資本市場上。近期,水果相關的概念股以及水果期貨都迎來了一波走強的行情。
多只行業相關個股
這個月都迎上漲利好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相關概念股宏輝果蔬(603336.SH )在進入5月以后,就迎來了8次漲停,五一小長假后**交易日,便開漲10 .07%,當日報收13.54元/股,5月盤中*高價曾達22.09元/股,股價近乎翻倍。南都記者了解到,上漲的利好也發生在朗源股份(300152 0173 3840.SZ)、好想你(002582.SZ)、冠農股份(600251.SH )這些行業相關的個股上。
與此同時,水果期貨的行情也在走強。紅棗期貨主力合約1912在進入5月以來基本是一路攀升的趨勢,從本月7日*低位8575元/噸到5月23日*高至10415元/噸。在5月23日各品類跌多漲少的情況下,紅棗主力上漲逾2%。此外,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910,價格上漲至近7個月高位的9218元/噸。5月23日,蘋果期貨盤中漲幅超1%。實際上自從去年上市以來,蘋果期貨價格多次創下新高,價格一度沖破12000元/噸。5月迄今,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910漲幅為21.11%。
供給端影響大,但不必過度擔憂通脹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水果價格的上漲與相關概念股在資本市場的飄紅,兩者在內在聯系上有一定的邏輯基礎,而非純粹的市場炒作。他認為,水果價格的上漲除了受到*端天氣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還受到消費升級影響。消費者的錢包鼓起來之后,對“精品水果”的需求日盛,必然導致對水果的品質和檔次要求不斷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水果市場價格的上行。其他如豬肉概念股走出的翻倍行情,則是受豬瘟疫情的影響,即供求關系的變化帶來價格的波動。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也認為,水果價格的上漲,對于水果期貨以及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是一個直接的催化劑。這一波行情能走多久,主要也取決于水果價格在后續是否有回落,如果是持續上漲,對相關概念股的刺激也會比較明顯。宋清輝預計,這波行情將會持續到下半年。考慮到下半年秋收水果大概率豐產,新果上市之后有望有效平抑價格,因此預計水果價格不會持續在高位。
對于水果市場目前的供需情況,楊德龍認為水果價格的上漲主要來自于供給方面的問題,需求方在短期內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他還提到,水果價格上漲的同時,實際上豬肉、雞肉等肉類價格也上揚,這導致CPI出現了較大的上升,“四月的CPI達到2.5%,五月則有可能進一步走高,這也引起了市場對于通脹的擔憂。”不過,宋清輝表示,目前除豬肉之外,其他相關食品價格走勢相對平穩有序。整體而言,未來通脹風險處于可控,市場不必過度擔憂。
統籌:南都記者 黃瑋
采寫:南都記者陳盈珊 黃瑋 見習記者 王童
編輯:梁翠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