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蔡夢曉 底東娜) 據新華社消息,全球*大克隆工廠落地天津濱海新區。目前這家投入2個億的克隆工廠已經完成80%的建設,計劃在2016年正式投產,一期將實現每年生產10萬頭克隆牛胚胎。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克隆工廠,公眾顯得疑慮重重。根據《科技日報》報道,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克隆技術并不了解,一提到克隆食品,多數人表現出拒絕甚至恐懼的態度。另外一項調查顯示,30位來自美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埃及、古巴等四大洲8個國家的留學生中,有15人表示堅決不吃克隆肉類。
顯然,公眾的擔憂集中在克隆動物的食用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上。食用克隆動物究竟安不安全?克隆動物與一般動物有差別嗎?克隆肉品投入市場是否有監管部門審批……
就這些問題,新華訪談專訪了天津克隆工廠全資母公司博雅控股集團董事長許曉椿博士。
食物也可以克隆?
新華訪談:克隆工廠是怎樣產出克隆動物的?
許曉椿:克隆技術只需要從被克隆的動物身上取一個普通的體細胞,甚至可以只是一根毛發上的毛囊,就足以獲得全部的遺傳信息,然后將該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再將該卵母細胞移植到代孕母親子宮內,就可以培養出完全相同的復制品。
新華訪談:克隆與轉基因有什么差異?
許曉椿:克隆與轉基因的差異在于:我手邊有一杯清水,我倒一半給你,這是克隆,因為這是兩杯一樣的水;如果倒半杯水給你,然后再加入咖啡,這是轉基因,因為你喝的和我喝的已經不一樣了,發生了變化。
克隆食品商業化有先例?
新華訪談:克隆技術應用于食品領域的安全性是否應該需要長時間驗證?
許曉椿:事實上克隆運用于商業已經很普遍了,現在超市中售賣的蔬菜水果如草莓香蕉等,都運用了植物克隆技術。在我看來,克隆技術讓食物變得品質更好。
據我所知,植物克隆技術發明于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左右開始商業化應用。動物克隆技術相較于植物克隆技術晚了差不多30年,到2000年左右,美國、日本、韓國相繼應用克隆技術培育優質的種牛,改善種群品質,我們建立動物克隆工廠的目的就是將動物克隆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畜牧業。
新華訪談:克隆牛肉已經在市場上銷售了嗎?國際上是否有克隆牛的公司?
許曉椿:據我了解,目前國內沒有銷售克隆牛肉。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日本、韓國、巴西、澳大利亞都有克隆牛的生產,但都是很小規模,相比之下可能美國是*大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改良種群。在這些國家,牛是用于肉食的,經過三四百年的積累,已經建立了足夠優秀的種群,所以對這種技術的需求很小。
食用克隆動物安全嗎?
新華訪談:克隆動物的食用安全有保障嗎?與自然繁殖的動物是否有區別?
許曉椿:美國FDA官網上可以查到,美國早已對克隆技術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對克隆技術的安全性、克隆動物的健康,以及社會風險進行了分析。他們從152 0173 3840年開始調查研究,到2006年出版了關于克隆技術以及克隆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報告。這項調查得出兩個結論:**,克隆動物無論是健康還是壽命跟天然的動物沒有太大差別;第二,克隆牛產生的牛肉或者牛奶跟天然的牛肉牛奶沒有任何差別,無論從任何一個指標來看。
克隆或轉基因食品如何監管?中國遠比美國嚴
新華訪談:克隆牛進入市場,是否需要特殊的標記?
許曉椿:由于沒有辦法區分牛奶或者牛肉是否是克隆牛生產的,所以美國FDA也不要求對克隆牛以及后代產生的牛肉、牛奶貼任何標簽,這是美國的結論。
目前,全球范圍內,主要的肉牛和奶牛生產區域,包括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巴西,政府有正式文件,允許克隆牛,也不要求對它進行貼標簽。
新華訪談:目前我國對克隆動物食用安全是否有相關規定?
許曉椿:目前中國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克隆農畜的市場,但所有的食用肉品進入市場,必須要達到現在食品安全的所有規范。事實上,我認為中國在克隆或者轉基因農畜領域上的要求比美國更嚴苛。
大家知道*近美國FDA允許轉基因三文魚上市,但事實上中國科學家早就在轉基因魚的技術上有所突破,但轉基因魚并沒有在中國上市,所以中國在轉基因上的要求和規范比美國更嚴。
而在克隆農畜上,是沒有辦法將克隆農畜與普通農畜區分開來的,所以我認為現在我們要做的并不是發明一種方法硬是把克隆與非克隆的區分出來,而是要建立更高、更安全的食用肉品市場準入標準。
回過頭來說,對克隆牛是否有標準要求怎么養?我認為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光在中國沒有,在美國也沒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