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古文云:“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思就是指大麥、小麥等芒種時節作物已經成熟,同時,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式進入播種*繁忙的季節。過了芒種,時序上進入了仲夏,這段時間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正是搶收小麥的好時光,按往年收割時間算,6月中旬,主產區小麥將基本收割完畢。
??截至6月4日17時,全國已收獲小麥近1.2億畝,麥收進度超三成。當日機收面積達2152 0173 3840萬畝,投入聯合收割機33萬臺,其中黃淮海冬小麥主產區機收比例達98%。當前四川、湖北機收基本結束,黃淮海主產區除河北省外,均已開鐮,安徽進度近六成、河南進度過半、江蘇進度近三成、山東進度近一成。
??受降雨影響部分新麥倒伏
??6月5日,河南、安徽等地普降大雨,局部地區有暴雨。據中華糧網對焦作市溫縣黃莊鎮西林召村調研顯示,該地因降雨影響,大面積收割進展緩慢,收割機無法下地。因降雨時伴隨大風,有接近5成的小麥倒伏,但對整體產量預計不會有較大影響,小麥畝產在800-1000斤。
??另據調研顯示,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八公橋鎮武家寨小麥正在收割,大風降雨已造成4成小麥倒伏,預計對產量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今年畝產900斤左右,與去年持平。
??安徽淮北濉溪縣貿易商:昨天剛開始收購小麥。當地小麥收割近一半,品質很好,能達到一等以上。畝產1000-1200左右,昨天收的水分在12.5以內。收購價1.1-1.2左右。昨天下雨了,今天剛停,暫時還不好判斷雨水影響。
??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邵里村6月5號的降雨量較小,對小麥收割并未產生影響。本地小麥畝產不高(1000斤)但質量很好(一等麥)近幾年情況基本都如此。種植成本費300-400元/畝,收益600-700元。農戶留一部分口糧外,其余賣給糧販(1.12元/斤)或附近面粉企業。
??從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夏收“看天吃飯”現象仍存,中央氣象臺預計,進入6月,冬麥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利于冬小麥成熟收獲,部分地區需防范干熱風和強對流天氣對小麥的不利影響;局地干旱可能影響夏種。
??政策“兜底”價格,市場化收購或將增加
??2019年我國繼續在主產區實行小麥*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范圍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六省,*低收購價為1.12元/斤(國家標準三等)。6月5日安徽省已**啟動2019小麥托市收購政策。今年預計全國小麥收購量1350億斤,與2018年持平略增。
??6月初,我國南部麥區新小麥已經陸續上市,隨著供應量的增加,收購價格呈現高開穩走的態勢。后期隨著夏收的大范圍啟動,在新麥產量和品質預期雙增、市場供需保持寬松格局等影響下,預計新小麥購銷市場將呈現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同步開展的局面,收購價格也將圍繞*低收購價(國標三等1.12元/斤)附近運行,我國華北、黃淮中南部麥區將繼續啟動托市收購或部分啟動。
??從近幾年的小麥收儲政策改革完善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包括連續調整小麥*低購價、下調銷售底價,完善收購市場秩序、引導市場多元化收購,其政策導向均是發揮*低收購價的“兜底”作用,避免價格過低,至于后期小麥價格的上線,交由市場機制定價。這也表明了后期小麥價格走勢將由我國小麥市場的產量規模、需求結構、質量品質、區域間、周期性差別等因素決定。
??小麥種植收益成難題
??從中華糧網目前的電話調研結果得知,由于各地的天氣、栽培水平和地力不同,小麥產量、質量的差異很大,同時,水澆地要比自然降雨的地塊產量高很多,一般水澆地的小麥畝產都在900-1200斤之間,而普通地塊小麥畝產也就700-800斤,有些地區甚至400-500斤。據了解,河南洛陽新安縣新安石寺鄉正村,畝產平均在800斤左右。前期灌溉及時的田塊畝產可達1000斤(占全縣耕地的30%左右),沒有灌溉的區域畝產小麥500斤左右。
??再來算一下種植收益,一些地區種植小麥“看天吃飯”的情況比較嚴重,有的種植期間受旱情影響,很難有高利潤。另外,農民種地成本投入較大。種子、化肥、農藥齊漲,擠壓了小麥種植的利潤空間。
??根據我們的調查來看,今年種植小麥在產量一般的情況下,由于市場因素和投入因素,效益略低,一般畝效益在300-500元之間。不知您所了解的地區今年小麥產量怎么樣?農民種植收益又如何?(作者:馬茜 盧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