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當許多農村娃跳出農門,想在城市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時,大學生龍波和女友卻一頭扎回農村當起了“豬倌”。7年過去,龍波建了12個養豬場,在全國**家給豬注冊了商標,并創建了豬業合作社,擁有商標豬23萬多頭,產值逾千萬。
?
?
?
?
作為四川**一個因科學環保養豬而發家致富的人,龍波獲得了由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團中央宣傳部主辦的“我與祖國共奮進”青春夢想獎。本月19日,龍波進京領獎。他也利用空閑時間,給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提出了建議。
大學畢業回家養豬
發明新方法
龍波妻子都是新都人。2000年左右,兩人相繼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幾次找工作碰壁后,龍波回家休整。在家里,見父母養豬很費勁,他突發奇想,能否變個法養豬呢?于是,學經濟管理的他便四處收集資料,研究養殖。學食品工程的女朋友王旭則試著照科學方法,給豬配營養飼料。
得知兒子準備養豬,龍波的父親非常氣憤:“上完大學回來養豬?腦袋是不是出了問題?”王旭的父母更是想不通。面對雙方家人的反對以及同學朋友的質疑,兩人毫不猶豫,2001年底,用辛苦攢下的10萬元在自留地上建起了養豬場,并買了兩頭豬,正式開辦豬場。
龍爸爸無法理解兒子養豬的想法。父子二人吵了架,分了家,各養各的豬。2002年11月,在龍波的養豬場,母豬已有30頭,見兒子用顛覆幾十年傳統的輕松養豬法用兩頭母豬養出了一窩窩的小豬,每天為僅有的7頭豬忙活個手腳不停的龍爸爸沒話說了。
注冊商標做品牌豬
產值逾千萬
龍波為自己的豬注冊了名為“普蘭克”的商標。隨后,他擴大生產,并請工人進場飼養。他的養豬場每年收入超過一般打工者的幾倍,甚至幾十倍。2005年,龍波在豬場附近開辦了一個豬業合作社,并逐漸把豬場開出了省。如今,普蘭克豬已是國內知名品牌豬,在全國建了12個養豬場,加盟的養豬合作社員達152 0173 3840多戶,擁有商標的豬有23萬多頭,產值已逾千萬,年收入達到200萬。來自德、美等國家的相關人員也開始來他的合作社考察,有人甚至讓他移民德國,與他合作養豬。
龍波說,他養的豬還有一種**精品豬,每年都有許多國內客戶提前預訂,這些豬經10多個月精心喂養后出欄,迅速運往各地。去年豬肉供銷緊張,他的合作社1年就賺了5年的錢。
農村需要知識和技術
發展空間大
現在,龍波每天的工作幾乎是給全國各地來的社員做培訓。工作累了,他就掃掃地,閑時就坐下來看書、寫毛筆字,有時還會坐在豬場里彈吉他、唱歌。龍波還有個愿望,就是在新繁鎮上建個圖書館,“我已把申請報告遞上去了。”
對于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龍波表示,大學生**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么、喜歡做什么,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去找工作。同時,現在的農村需要更多的有知識和有技術的人,現代農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做一個新型農民比做一個城市打工者強。“我們合作社現在就有20多個博士和碩士。我們的社員中有100多位本科生。”龍波說,“我建議更多的大學生來農村創業。”
□新聞背景
明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趨緊
據新華社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20日說,明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610萬,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學生就業面臨著一個比以前更加趨緊的形勢。
據張小建介紹,大學生就業形勢面臨趨緊有四個原因,一是畢業生多,今年是559萬,明年是610萬。二是就業空間相對緊。他說:“特別是企業需求這塊,如果下滑比較厲害的話,大學生的就業崗位、就業機會相對就比過去有所減少。”三是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服務體系還亟待完善。四是大學教育與市場脫節,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實際就業市場不適應的問題存在。
張小建表示,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工作,目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訂大學生就業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