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奶及奶制品中霉菌毒素檢測靈敏度和通量低的技術難題一直困擾奶業的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鄭楠科研團隊完成的“奶及奶制品中霉菌毒素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成果針對奶及奶制品中霉菌毒素風險評估研究空白,即霉菌毒素污染水平、發生規律掌握不清的難題,經過了8年的系統研究,建立了以“檢測技術—風險評估—過程控制”為主線的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防控技術體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產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該研究成果獲得了2018年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據了解,為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科學技術事業以及食品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獎勵在食品安全領域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調動廣大食品科技工作者的積*性和創造性,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科學技術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精神,2017年,中國食品報社承辦了“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備案認可。
??據介紹,鄭楠科研團隊這一成果研發出了黃曲霉毒素B1核酸適配體傳感器檢測方法,開發出多種霉菌毒素同步通量快速檢測方法,實現了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檢測技術高靈敏與通量檢測。該研究構建了黃曲霉毒素B1和黃曲霉毒素M1等霉菌毒素核酸適配體傳感器方法平臺,使得我國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高靈敏檢測技術達到國際前沿水平。同時,該研究開發了奶及奶制品中14種霉菌毒素同步檢測技術,在全國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項中廣泛應用,提升了我國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檢測技術的整體水平,為后期霉菌毒素的風險評估及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這一成果構建了我國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的數據庫,探明我國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的發生規律,揭示牛奶中多種風險因子共存的潛在危害,為制定霉菌毒素的安全生產規程提供了科學依據。圍繞影響奶及奶制品質量安全的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等19種關鍵霉菌毒素,建立了飼料—生鮮乳—液態奶的霉菌毒素數據庫平臺,數據量達8萬余條,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包括牛乳、羊乳、水牛乳、牦牛乳、駱駝乳、驢奶等6種奶畜乳,實現了海量數據的有效整合。通過大數據分析,揭示了主要霉菌毒素的種類、分布和風險程度,解決了我國奶及奶制品霉菌毒素基礎數據缺失的難題。通過運用該數據庫的信息發現,我國生鮮牛乳中黃曲霉毒素M1的含量均處于安全標準之內。通過對我國生鮮乳中黃曲霉毒素M1時空變化特點分析表明,秋季是黃曲霉毒素M1防控的關鍵季節,南方地區是防控的關鍵地區。研究表明了食品中多種風險因子共存可能構成新的健康安全風險,這一研究結果為重新評估嬰幼兒食品中多種風險因子共存的潛在危害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這一成果針對我國“飼料—生鮮乳—液態奶”霉菌毒素的轉化轉移特征,制定了全產業鏈控制技術規范并指導生產,有效控制了我國奶及奶制品中霉菌毒素污染的風險。基于風險評估研究結果篩選出了我國黃曲霉毒素M1高發的地區、季節及容易發生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種類,找出了飼料質量控制—奶畜飼養管理—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監測等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進行預警防控,建立了《生乳中黃曲霉毒素M1的控制技術規范》農業行業標準,并在行業推廣。針對玉米青貯霉菌毒素共存普遍的情況,形成了控制全株玉米青貯生產、收獲、加工、貯存及取用過程中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措施,完成了《全株玉米青貯霉菌毒素控制技術規范》農業行業標準,有效降低了青貯飼料中多種霉菌毒素共存污染的潛在風險。
??該成果的研究受到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國家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重大專項、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國家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經費支持,成果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畜牧獸醫局奶業處采用,并推廣至全國45家質檢機構、6家風險評估實驗室和7家風險評估試驗站,實現了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監測****全覆蓋。同時在全國23個省112家奶畜養殖場和乳制品企業推廣應用,顯著降低了污染損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