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東吳期貨 王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飲食的意識逐漸加強。尤其是今年,媒體上關于轉基因和非轉基因的辯論沸沸揚揚,盡管暫時沒有科學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對健康有什么不利影響,但人們潛意識里還是對轉基因食品持一定的抵觸心理。而這種社會大環境也影響到了我們期貨市場上的表現,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的價差在逐漸拉大,因為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大豆,而進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
我們認為,隨著近期外圍進口大豆價格的止跌反彈,以及國產大豆非轉基因概念進一步強化,國產大豆即豆一有望中長線看漲。
一、USDA10月報告偏多,美豆止跌反彈
10月1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10月份供需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47.1億蒲式耳, 產量為39.27億蒲式耳,期末庫存為4.5億蒲式耳。相比于9月報告,美國農業部上調了單產及產量預估,但下調期末庫存預估,而市場此前的預期是單產、產量及期末庫存均將上調,且上調的幅度大于美國農業部。因此,我們認為本次USDA報告其實是一份偏利多的報告,隨著該報告的公布,短期內利空出盡,整個豆類市場有望迎來一波反彈行情。
二、國產大豆產量持續下降
大豆和玉米存在著“面積之爭”。近年來由于國產大豆的種植效益始終大幅低于玉米,導致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性下降,每年都有大量原本種植大豆的土地改種玉米,以往國產大豆的主產區黑龍江的東部地區已經很少有種植大豆,基本上都改種種植效益更好的玉米或者水稻。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14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為670萬公頃,連續五年下降,產量為1152 0173 3840萬噸,連續四年下降。。據我們計算,在目前玉米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國產大豆只有達到6000元/噸,兩者的種植效益才持平,而目前黑龍江地區國產大豆的價格僅為4500~4600元/噸。所以根據目前的種植效益來看,未來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及產量將繼續下降。
三、食品豆需求剛性增長
以往國產大豆有兩個主要用途,一是壓榨成豆油和豆粕,二是食品加工。近年來,受到低價進口大豆的沖擊,國產大豆在壓榨這塊虧損嚴重,目前國產大豆已經很少用來壓榨,那么其主要用途就是用來食品加工。由于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豆的需求呈剛性增長的態勢。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2014/15年度中國大豆在食品豆方面的消費量將達到970萬噸,連續15年增長。這與國產大豆產量逐年下降的情況正好相反。
四、大豆深加工行業迅猛發展
前面講到以往國產大豆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壓榨,二是食品加工。其實還有一個用途因為量少而被忽視,但隨著近年來的迅猛發展,開始引起市場的重視,那就是大豆深加工。
筆者近期到華北地區調研,發現以前很多油籽壓榨企業轉換業務做國產大豆深加工,且利潤較高。大豆深加工是對國產大豆油壓榨之后,提取其中的大豆蛋白、膳食纖維及大豆低聚糖,主要用在食品添加劑及醫藥保健行業,壓榨剩下的豆油和豆皮可以用來做食用油和飼料。我們簡單計算后得出大豆進行深加工每噸利潤高達600元以上,遠遠超過大豆壓榨行業利潤。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大豆深加工企業總體產能約為40萬噸,對國產大豆需求量為140萬噸,這已經達到國產大豆產量的近12%,成為國產大豆需求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利潤高,且下游對大豆蛋白需求仍將保持在每年10~15%的增長速度,因此我們所調研的企業表示在未來兩年還將繼續擴大產能。
因此,我們認為大豆深加工行業將成為未來國產大豆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五、觀點總結
一方面由于國產大豆非轉基因概念的強化,其與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差價將被繼續拉大,而近期隨著美豆價格的止跌反彈,國產大豆價格也有望走高。
另一方面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將持續下滑,而人們對于食品豆的需求是剛性增加,尤其是在大豆深加工行業迅猛發展,需求增長快速,這將導致國產大豆逐漸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也將促使國產大豆價格走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