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據國外媒體29日報道,肥胖人群經常說,他們也希望少吃一點,但是無法拒絕美食誘惑,在這種誘惑面前,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美國*新研究顯示,肥胖人群的這種解釋可能并不是給自己找借口,垃圾食品成癮癥似乎確實存在。
這一發現是通過老鼠研究得出的。在研究人員無限制地為老鼠提供熏肉、磅餅、糖塊以及其它垃圾食品等高熱量食物之后,老鼠體重快速增加。隨著身體越來越胖,吃東西變成一種強迫,即使這么做雙腳會遭受電擊,它們也不愿意放下爪子,繼續享用美食。相比之下,享用健康食品的老鼠并未增加太多體重,在意識到吃的過多會遭到電擊之后,它們便停止進食。
研究人員指出,更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在拿走肥胖老鼠的垃圾食品并換上健康食品之后,這些家伙居然選擇絕食。在長達兩周時間里,它們拒絕吃任何東西。美國佛羅里達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論文執筆人保羅·肯尼表示:“這些老鼠主動選擇絕食。”
研究人員尚無法確定研究結果是否也適用于人類,但他們指出香腸、干酪餅以及其它精加工食物可能導致大腦獎賞系統發生變化。獎賞系統扭曲導致的結果不僅包括體重增加,同時也強迫人們攝入更多垃圾食品。研究發現刊登在3月28日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
在對胖老鼠的大腦進行分析時,研究人員發現多巴胺D2受體減少。根據此前進行的研究,這種受體與可卡因和海洛因成癮有關。肯尼說:“毒癮的一個標志就是導致大腦獎賞系統工作機制發生變化。”在人工抑制其他老鼠腦中的這種受體之后,這些老鼠也開始情不自禁地轉向垃圾食品。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成癮癥實驗室助理教授皮埃特羅·科特納表示,不斷堆積的脂肪中的一些物質也會改變大腦的獎賞閾限,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只有吃得更多,才能獲得滿足感。科特納說:“回到正常狀態的**方式就是長期節食、減少體重同時不再吃垃圾食品。”他與同事此前進行的研究顯示,讓老鼠擺脫高熱量食品可能導致大腦出現與戒毒和戒酒類似的變化。(楊孝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