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將調制乳排除在牛奶之外是誤讀。牛奶只是一個泛稱,其專業標準的產品名稱應該是乳制品。按照相關規定,乳含量不低于80%的調制乳,可以標注為牛奶。已經執行的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乳制品的命名劃分有了嚴格標準,還重新對滅菌乳、調制乳和含乳飲料進行了定義。但是,新標準出臺至今,企業在落實過程中打了折扣
近期,有自稱“職業打假者”的人起訴國內幾家知名乳品企業,認為牛奶是指純牛奶,添加了其他元素的“調制乳”不能被稱為“牛奶”,否則就是欺騙消費者。此事在業內引起廣泛討論:“調制乳”算不算牛奶?國家是如何規定的?帶著這些疑問,《經濟日報》記者到市場上一探究竟。
在北京市城鄉倉儲超市蘇州街店,記者看到,蒙牛旗下的大眼萌香蕉牛奶產品正在做促銷活動。其包裝上顯示產品類型為配置型含乳飲料,產品配料為水、生牛乳(添加量大于等于10%)、全脂乳粉、白砂糖(4337, -76.00, -1.72%)和食用香精等其他添加劑。記者將其與蒙牛旗下的純牛奶做對比后發現,純牛奶的產品類型為全脂滅菌乳,配料為生牛乳。
據了解,純牛奶通常指的是滅菌乳。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的超高溫滅菌乳應在產品包裝主要展示面上緊鄰產品名稱的位置,標注“純牛(羊)奶”或“純牛(羊)乳”;調制乳則是指“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采用適當的殺菌或滅菌等工藝制成的液體產品”。
“將牛奶等同于純牛奶是誤讀,同樣,將合規的調制乳排除在牛奶之外也是誤讀。”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說,牛奶是一個泛稱,而非專業標準的產品名稱。通常來說,乳制品分為干的和稀的。干的如奶粉、奶酪等,稀的包括鮮牛奶、純牛奶和調制乳等,達到標準的調制乳也是牛奶的一種。按照相關規定,乳含量不低于80%的調制乳可以標注為牛奶。
“通俗地說,調制乳就是在純牛奶中添加了一些適量營養強化的物質,這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特定的營養需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調制乳產品。”乳業專家宋亮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據宋昆岡介紹,目前市場上的調制乳一般分為3類。一類是強化某種成分,如高鈣、高鐵、高鋅奶等;第二類是改善風味,如咖啡牛奶、果味牛奶等;第三類是為了適應某些特殊人群進行調制的牛奶,如為滿足乳糖不耐受人群需求,在純牛奶中添加乳糖酶,對乳糖進行分解。 宋昆岡表示,相關標準之所以沒有對調制乳的產品標識進行統一規定,是因為調制乳有很多品種和類別。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預包裝食品名稱應真實、準確。因此,為避免消費者產生誤解,調制乳產品通常是在標簽上標示一個反映其真實屬性的名稱,如“高鈣低脂奶”等,再在產品類別里標注“調制乳”,這是行業里通行的做法。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一些含乳型飲料的包裝上并沒有明確標注出牛乳的實際含量,讓消費者無法掌握真實的情況。
已經執行的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乳制品的命名劃分有了更嚴格的標準,還重新對滅菌乳、調制乳和含乳飲料進行了定義。其中,添加鈣、維生素等營養強化劑的產品,屬于調制乳范疇,需要在包裝上標注其類別名稱“調制乳”。然而,據了解,新標準出臺至今,國內僅有10家左右的乳企會在顯著位置標明,其他企業則有些遮遮掩掩,弱化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對此,蒙牛集團相關人士回應說,該公司在調制乳產品包裝上均有明確標識,自7月份開始,還更換了調制乳產品的包裝,在醒目位置對“調制乳”3個字做了放大處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