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期,國內部分地方從個別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生鮮產品外包裝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如何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確保“舌尖上的安全”?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
??家住北京的楊女士愛吃海鮮,平日里沒少網購進口海鮮。不過,*近她不太敢買了,“時不時看到進口海鮮外包裝樣本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新聞,有點擔心。”
??楊女士的擔心有一定普遍性。7月以來,國內零散發生幾起進口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比如,7月10日,海關總署通報,由厄瓜多爾3家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1個集裝箱內壁樣本和5個外包裝樣本中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8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通報,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中招”的進口食品大多來自南美洲,且以海鮮為主。這些海鮮肉類漂洋過海,都涉及一種廣泛應用的食品保鮮技術——冷鏈。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相對低溫的冷鏈運輸中,新冠病毒可以保持更久的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沒有證據證實冷鏈可以“生產”病毒。進口食品外包裝上的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而來,仍需科學研究鑒定。
??正是注意到與冷鏈運輸潛在相關的新冠病毒輸入風險,我國相關部門和地方已經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海關總署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6月上線全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利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
??眼下,疫情還在全球蔓延擴散。對于進口冷凍食品,沒必要過分擔心,但絕不能放松警惕,要在“購、運、儲、銷、食”上做好預防。
??做好聯防聯控,**做好源頭管控。海關總署近期發布多份公告,要么暫停境外部分企業向我國出口相關食品,要么一些國家和企業因疫情原因主動暫停向我國出口相關產品。
??對市場監管部門而言,要及時采取相關風險控制措施,該停售的停售,該下架的下架,該召回的召回,該處置的處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認為,各部門術業有專攻,業務有側重,為了共同的目標,要精誠協作,不留監管死角。
??廣大消費者選購、處置進口冷凍食品時也應注意防護。業內人士建議,購買、處置進口冷凍食品時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注意生熟食品分開處理;對進口食品外包裝解凍后用酒精消毒;清洗時做到不用手觸碰口鼻眼睛;生鮮產品充分烹飪后食用。
??人們也很關心,冷凍食品“中招”,會不會食客“遭殃”?
??陳君石告訴記者,從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袋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只能表示食品外包裝曾經被病毒污染過,不能指向病毒是否仍具活性。“簡單說就是,它不能確定病毒是‘死的’還是‘活的’。”
??世衛組織專家也在不同場合表示,目前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全球確診報告病例中,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陳君石等中外專家都表示,即便新冠病毒確實存在于食品中,只要處置得當、高溫烹調,它跟別的病毒一樣可以被很快殺死。“對于*少數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更沒有必要因噎廢食。”陳君石說。 據新華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