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 ? ?調控作物休眠的基因終于被科學家找到了。9月24日,《自然—遺傳》雜志刊登文章,介紹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田志喜課題組、儲成才課題組聯合美國喬治亞大學Scott A.Jackson教授等團隊,在研究不同作物的平行選擇過程中發現了能調控種子休眠的基因。
? ? ? 在自然條件下,野生植物種子成熟后都具有休眠特性,使其個體間具有不同的萌發時間。比如甲種子成熟可能10天后萌發,乙種子20天后萌發,丙種子30天后萌發。這樣即便甲、乙萌發后遇到天災,但丙會躲過天災,總有植株會存活下來。
? ? ? 植物休眠長短不一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問題,同時種的作物不會同時成熟。我們的祖先把野生植物逐步馴化成了休眠性減弱的農作物。由于休眠性狀難以準確鑒定,休眠基因就成為生物學研究的*難問題之一。
? ? ? 今天的農作物都是經過野生植物馴化后的結果。科學家發現,雖然不同作物在馴化過程一般沒有任何交叉,但在從野生種到栽培種的馴化過程中,一些性狀表現出了趨同現象,比如成熟后都不會自動脫落,莖干都變得直立粗壯,種子休眠性減弱。
? ? ? 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員首次鑒定得到了控制大豆種皮成為綠色的G基因,發現G基因在大豆的馴化過程中受到強烈的選擇,它還參與了對大豆種子休眠的調控。進一步研究又發現,G及其同源基因不止在大豆馴化中被選擇,在水稻和番茄的馴化中也受到選擇,而且在大豆、水稻等作物中都參與種子休眠的調控。
? ? ? 這是世界上首次報道的調控種子休眠的G基因在不同科的作物馴化中受到平行選擇。該研究不僅增加了人們對植物馴化過程的理解,還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