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肥胖不僅是越來越多人面臨的問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從野生老鼠到家養寵物,再到實驗室飼養的靈長類動物,它們的肥胖比例也在不斷增長。
研究人員認為,肥胖癥流行的原因可能不僅在于攝入熱量多、體育鍛煉少,還在于生活大環境發生變化。
■動物發胖
亞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戴維·艾利森研究威斯康星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數據發現,狨猴的平均體重在過去數十年間有所增加。這些數據采集地未變,那里的人也沒有刻意喂胖狨猴,那么它們發胖的原因似乎是因為飲食變化。不過*近幾年來,飼養方改變了喂食內容,狨猴卻沒有變瘦。
艾利森決定深入研究動物發胖的原因。他帶領同事收集了20世紀后50年間的數據,顯示實驗室恒河猴、黑猩猩、家養寵物犬等8個種類、12個種群、2萬多只動物“中年時期”的體重。
研究人員根據性別將12個種群分為24個小組,然后分析每個種群體重變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4日援引艾利森的話報道:“這24個小組,體重變化百分比斜率在增加,這強烈說明,有些事正在發生。”
■程度不同
研究人員將早期數據中體重*重的15%界定為“肥胖”,然后分析每個小組隨著時間流逝的肥胖比例變化。結果發現,23組肥胖比例增加。
艾利森說,不同物種變化幅度不同,不過大多較為明顯。
研究人員在23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發表報告說,譬如雄性恒河猴平均體重每10年增加7.7%,雌性恒河猴每10年增重7.9%;雄鼠每10年增重10.5%,雌鼠增重11.8%;雌性寵物貓平均體重每10年增加13.6%,雄貓增加5.7%。
■原因復雜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結果表明,發胖是一個復雜問題,原因不僅是能量攝取多而消耗少。
艾利森說,一些理論認為,即便沒有快餐食品,不是久坐辦公,人類和動物或許也會發胖,“罪魁”可能是病菌。先前研究結果顯示,一種名為“腺病毒36”的病毒與人類和動物肥胖癥存在關聯。此外,實驗證明,擾亂激素水平的化合物促使小鼠發胖。
他說,人類和動物肥胖比例增加可能也因為生活環境改變。先前研究結果顯示,光污染和睡眠紊亂與肥胖癥有關。空調和采暖設施也可能是肥胖“幫兇”。
“冬天,由于房間保持溫暖,你不必消耗太多能量,”他說,“夏天,屋內不再那么炎熱,我們知道,炎熱天氣使得食物攝取減少。”
不過,艾利森強調,這些因素現階段只是推測。加拿大約克大學肥胖問題專家珍妮弗·庫克對此評論說,諸多研究人員不斷探索致胖因素是了解人類肥胖癥這種流行病的關鍵。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