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發泡餐具5月重回市場
專家稱 是"真正的綠色包裝產品" 打包食品不超70℃ 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建議生產回收出細則
一次性發泡餐具被稱作"白色污染",自152 0173 3840年以來一直被禁用。但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了局部調整。調整之一就是在淘汰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它將可以重回市場。
已經禁了14年的產品如今為何解禁?發改委并未說明理由。
今天上午,中國科協新聞學會聯合中國塑協等單位召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產業政策調整通氣會", 國務院參事、國家環境保護顧問葉汝求表示,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塑料餐具(簡稱發泡餐具)經過十多年的各方論證,證明是真正的綠色包裝產品,而且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值得推廣和應用。
為何又解禁?
七部委多次商談
*終發布21號令
國務院參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石定寰表示,從2006年起,他和葉汝求參事開始關注發泡餐具停止生產、使用的實施情況。并于當年6月8日向國務院提出了"對聚苯乙烯發泡餐具應該再認識"的建議。
其依據是:**,發泡餐具不存在有毒物質,它在使用過程中是安全、衛生的,作為食品包裝材料對人體無害;第二,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發泡劑早已由氟利昂改為丁烷,所以對大氣層不會造成破壞;第三,它的性能優越、性價比高;第四,它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通過強制回收和綜合利用等措施加以解決。
與此同時,一大批專家學者和行業協會、有關學會也為此事紛紛呼吁,從而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石定寰表示,國家發改委就他反映的問題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調研工作。對抽查樣品進行了科學測試;召開了專家學者、行業協會、有關學會以及企業家的座談會和學術交流會;組織有關專家到歐美、日本和臺灣等地對快餐行業包裝材料的市場現狀和行業發展動態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傾聽了方方面面的意見;并會同工信部、商務部、環保部、衛生部、質監總局等七個有關部委多次商談和會簽,*終發布了21號令。
是否有害? ?合理使用情況下 ?沒有安全問題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泡餐盒的原料就是聚苯乙烯,在國際上這種材質是可以用來包裝食品的。不過,按照國家規定,應該在70℃以下使用。
也有人反映發泡餐具受熱超過一定溫度時會產生"二 ? 英"強致癌物。
對此,中國塑料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李沛生表示,發改委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做了毒性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發泡餐具能夠滿足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的要求。按照國家標準《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生產發泡餐具合理使用情況下沒有安全問題。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輕工業信息高工唐賽珍表示,目前生產的PS(聚苯乙烯)樹脂中,苯乙烯殘存量遠低于國家標準(<5000PPm)。因此,正規PS生產廠家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就不可能存在單體含量超標的問題。
據生產廠家介紹,即使標準內存在微量單體,在生產過程中也被氣化釋放排出。關于65℃以上使用時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的問題也是無科學根據的,因PS解聚溫度需高達280℃以上。
人們常擔心的"二 ? 英",是要有好幾個條件才能生成的,一個是在碳、氫、氧跟含有氯的物體同時存在,而且要在280℃到400℃高溫的情況才能產生。
"只要你打包的食品的溫度不超過70℃,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唐賽珍表示,如果是餐館打包送餐,在70℃、80℃以下,短時間是沒什么問題的;路邊攤上那種炒得特別熱的飯菜,在短時間內食用也沒關系。
會造成白色污染?
隨意丟棄餐具
現象大大減少
李沛生表示,產生白色污染的原因,是因為管理不善和人們隨意丟棄塑料廢棄物不良習慣造成的,并不是餐盒本身的問題。
"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逐步提高了,隨意丟棄餐具的現象已大大減少了,此外火車全部改成了空調車,垃圾無法從車窗向外扔。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廢棄物全部由列車員收集統一放到指定地方,然后集中處置。"李沛生表示,地方政府把城市垃圾回收處置作為形象建設的優先任務。
建議 ?一次性餐具生產回收 ?應出實施細則
葉汝求表示,禁令解除后,希望生產企業加強自律,嚴把材料關,保證產品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要求,新聞媒體則要做好科學普及工作,讓老百姓能夠全面客觀地認識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國家相關職能部門要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指導思想,抓緊制定一次性餐具的生產、使用及其廢棄物收集處置的管理法規和實施細則,指導地方政府,加強行業組合和企業的管理。
李沛生則表示, 政府主管部門應明確宣布將塑料餐具(含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聚苯烯塑料餐具等各種一次性餐具)納入強制回收目錄,進行強制回收。
此外,要 按照"源頭控制、回收利用"的方針,出臺《一次性塑料餐具行業管理辦法》、《廢棄塑料餐具回收、再利用、再資源化機制和管理辦法》、《一次性塑料餐具生產準入條件》。
各級政府、執法部門或委托相關單位對生產企業進行管理(對于摻有廢料的發泡餐具和摻有碳酸鈣、滑石粉的聚苯烯塑料餐具應予以取締,以確保人民身體健康,便于回收);生產、銷售企業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再利用、再資源化負有連帶責任。
鏈接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特點:保溫(1-2小時)、耐壓(3公斤不易變形)、重量輕(一般快餐盒5克左右)、便宜(每個餐盒0.1元左右)。
●1984年
我國生產了**批發泡塑料餐具,由于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一次性發泡餐具很快占據了國內一次性餐具的主要市場
●1986年
開始在中國鐵路上使用
●1991年
由于廢棄的垃圾給鐵路沿線生態以及景觀造成了嚴重破壞,鐵道部開始研究鐵路沿線"白色污染"治理對策
●1995年5月
鐵道部開始全面禁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在鐵路站、車上使用
●152 0173 3840年1月
原國家經貿委頒布實施《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批)》,要求于2000年底以前在全國范圍內淘汰因嚴重污染環境而被列為"落后產品"的發泡餐具。此后,有關部委及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相繼頒布禁令,要求限期淘汰發泡餐具
●2001年12月
原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對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執法監督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強對本地區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工作的監督檢查
●2005年、2011年
國家發改委在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又兩度將發泡餐具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
●2013年2月
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了局部調整。淘汰類中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