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從無線電發明家到中國**位速凍湯圓王;1.5萬元起家,19年成就8億身家
人物剪影
陳澤民 大學學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出生于152 0173 3840年1月,1965年任四川五六五醫院外科醫師,1979年調任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主治醫師,1984年任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鄭州市衛生局醫政處干部。1989年發明“二次速凍法”,1993年鄭州市三全食品廠成立,任廠長;1998年鄭州市三全食品廠改制為鄭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1年6月股份公司設立至今,任公司董事長。至目前,陳澤民現持有三全食品公司19.66%的股份,為公司**大股東。
三全食品董事長陳澤民(來源:新京報)
2008年2月20日,三全食品(002216)登陸深交所,公司董事長陳澤民身價飆升至8億。絢麗的創富結果太容易沖淡成就事業的原因,以及創業過程的艱辛。為何陳澤民能發明中國**顆速凍湯圓?為何1990年三全的湯圓就可以賣到全國各地?為何他會在60歲之前就甘愿放權將企業交由年輕人管理?兩會期間,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澤民接受了記者專訪,在細述以上疑問時,還首次披露企業取名“三全”是為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黃昏,氣溫零下20度,時速20公里。一輛沒有擋風玻璃的破舊昌河面包車,在冰雪覆蓋的柏油路上艱難“爬行”,駕駛員的睫毛已結滿白霜,臉凍得發黑。
這是1991年12月的一個傍晚,駕駛員叫陳澤民。這條從鄭州通往沈陽的路,他已開了兩天,車里面用冰箱裝著他要推銷的速凍湯圓。半小時前,為避讓大卡車,昌河面包發生了側翻,擋風玻璃摔得粉碎,幸運的是,湯圓完好,陳澤民也無大礙……
當天夜里,落腳郊區小旅店的陳澤民,不顧翻車驚魂,頻頻聯系沈陽市內的供銷社和商場。第二天,他還現場給供銷社的經理們煮湯圓,懇請幫助代銷。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后,兩輛沈陽牌照的大卡車開到了陳澤民的鄭州三全食品冷飲部———由于湯圓銷售情況出奇的好,供銷社主動派車上門要貨……
17年后,2008年2月20日,“三全食品”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首日以54.37元價格收盤,當天三全食品市值達到50.84億元,而持有1376萬股的董事長陳澤民,身價近8億。
從自制礦石收音機到夾心冰激凌
要想收聽到節目,陳澤民還要爬到房頂、大樹等高處去架設天線,并且要反復爬上爬下,調整天線的方向、角度。“那時便體會到,要想做成事情一定要敢于冒風險。”
陳澤民從小就對各種發明特別感興趣,尤其“嗜好”無線電。小學時他就用零花錢買來礦石和漆包線等,自己纏線圈制作礦石收音機。
**臺礦石收音機,陳澤民制作了5天。期間有3天熬夜,一次是通宵。但當“這里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聲音響起時,一切辛苦都煙消云散。“看著一大堆不相干的東西,拼裝起來就可接收到千萬里之外的信號,感覺科技的力量太不可思議。”
此外,由于當時無線電事業不發達,要想收聽到節目,陳澤民還要爬到房頂、大樹等高處去架設天線,并且要反復爬上爬下,調整天線的方向、角度。“那時便體會到,要想做成事情一定要敢于冒風險。”
無線電所激發的發明創造的興趣,一直激勵著陳澤民。
初中時,他制作的石英管收音機被送到北京參加青少年手工作品展。高中時,他利用理發推子的使用原理,幫農民制作了一臺收割機模型。1965年,身為外科醫生的他發明了不少當時很實用的手術器械、醫療器械,榮獲“全國科技標兵稱號”。
開辟副業后,陳澤民的發明天分得到進一步發揮。1989年,他向鄰居借了1.5萬元買了一臺軟制冰激凌機,在鄭州市某商場賣冰激凌,當時制作冰激凌普遍使用的一種化學原料,需加熱,冷凍過程因此加長。陳澤民改用另一種植物原料,常溫下水融后即可使用,不僅制作時間加快,而且口味好,因此顧客每天排著長隊買。
僅僅3個月,陳澤民不僅還清了本利,還擴大經營規模,租賃了廠房,增加機器,雇用工人,搞起了冰激凌批發。
不久,鄭州出現了同樣產品的競爭者,陳澤民便開始琢磨生產上海流行的夾心冰激凌。但一打聽生產設備要100多萬元。陳澤民想出了一個好法子:在冰激凌殼內先澆上少量冰激凌液,短暫冷凍后,將冰激凌中間尚未凍實的部分倒出,再灌入另一種口味的冰激凌銷售。這樣只用原有設備,僅改變生產工藝,卻生產出了當時鄭州市惟一的夾心冰激凌,三全廠門前再次人滿為患。
二次速凍法研制出**顆速凍湯圓
陳澤民每年過年都包湯圓送給親朋好友,許多人都表示,如果市面有售,寧可掏錢買。越來越多這樣的說法讓陳澤民意識到,湯圓里蘊涵著巨大的商機。
1990年,鄭州國營食品廠也開始生產冰激凌。實力上無法與前者抗衡的陳澤民準備開發別的產品。
陳澤民想到了湯圓。早年在重慶工作時,他和愛人學會了當地的湯圓手藝。來到鄭州時,陳澤民每年過年都包湯圓送給親朋好友,許多人都表示,如果市面有售,寧可掏錢買。越來越多這樣的說法讓陳澤民意識到,湯圓里蘊涵著巨大的商機。
事實上,很多人早就看到了湯圓的商業市場,但要想批量銷售湯圓,儲存問題一直無法突破———為了使糯米湯圓在運輸過程中不變質、粘連,一些業界專家試驗了脫水法、真空包裝法等,均未成功。
陳澤民逆向思維———既然常溫保存無法實現,不如冷凍保存。但一個瓶頸問題是———湯圓由外到內都凍透,耗時過長,成本太高。
受夾心冰激凌兩步制作方法的啟示,陳澤民又想到了辦法:先把湯圓芯凍實,包上皮之后再凍一次。這樣不僅縮短了冷凍時間,還解決了以往液體湯圓芯包制時不易成形的問題。
正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辦法,使陳澤民成為中國**顆速凍湯圓發明人。他的“二次速凍法”還申請了國家專利。
1990年10月,他研制的中國**顆速凍湯圓開始批量生產并投放鄭州市場。日后,陳澤民還發明了中國**顆速凍粽子。
目前,三全公司擁有國內速凍米面食品行業**一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設立了國內行業惟一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該中心目前已累計開發新型產品400多項,處于國內**水平項目達210多項,獲得專利10多項;解決速凍行業6個關鍵技術共性問題,完成***、省市級立項課題4項,其中包括1項***星火項目。
家境變遷練就謙和吃苦心態
盡管求職時經常遭到拒絕甚至白眼,但這讓陳澤民明白,“推銷必須得放下架子,哪怕有一百次挨罵,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值得。”
152 0173 3840年1月,陳澤民出生在重慶一個軍官家庭,當時家境殷實,但父母并不寵他。小學時,國家主張“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陳澤民就與其他同學一樣,幫農民種稻、收麥,幫工人裝卸、制造,學習了很多生產技能。
1956年,父親轉業后,家境急轉直下。每月靠母親3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作為長子的陳澤民開始了勤工儉學:當時個子不高的他,踩著板凳給農民理發,開始每次收費2分錢的點滴積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