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張勤峰 實習記者 連潤 陳海青
6月9日,5月物價數據揭曉,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3%,漲幅略低于市場預期,豬肉價格下行是主要原因。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1年第22周(即2021年5月31日-6月4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22.20元,環比下跌3.8%,同比下跌45.7%。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生豬價格已經接近生豬盈虧平衡線,后續豬價下跌空間有限,預計7、8月之后可能結束這波快速下跌。
從“太貴了”到“還可以”
6月1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家城鄉倉儲超市,正值**中采購的*佳時間段,整個超市熙熙攘攘。
“要買豬肉嗎?黑豬的豬尾骨,25.4元一斤。”售貨員積*招攬生意,“之前46.7元一斤,便宜不少了。”
一位在挑選豬前腿的阿姨告訴記者:“豬肉價格確實降了,像這個豬前腿,之前一斤得要30多元,現在15.98元,降了一半,還可以。”
記者詢問豬肉降價之后買的人是否變多,一位售貨員表示:“也沒有變多,主要是現在到夏天了,有些人就不太想吃肉。”
搜豬網數據顯示,6月10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15.18元/公斤,較前一日每公斤下跌0.33元。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監測數據,自2020年7月上旬瘦肉型白條豬出廠價格指數達到50.93元/公斤的高位后,豬肉價格逐漸轉為下跌趨勢。受春節節假日影響,今年1月豬肉價格一度反彈,但不久后回歸跌勢,此后一路下跌。6月9日,該指數報20.68元/公斤,已較一年前高位跌去近六成。
豬肉價格跌落“凡間”
豬肉下跌背后是供需關系的改變。
記者了解到,2020年國內市場豬肉價格供不應求,豬肉價格持續走高,至今年年初我國生豬價格逐漸“封頂”并呈現跌勢。彼時,生產養殖企業仍普遍持觀望態度,并壓欄惜售,但生豬價格仍然持續下跌。5月以來,許多養殖場為減少虧損,讓大量超過300斤的“牛豬”集中出欄,導致市場供應過于充足,價格加速走低。
近年來,國家逐漸放開并鼓勵養豬產業發展,國內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生豬存欄量不斷上升。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至今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1%,已連續19個月增長,同比增長23%,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97.6%。另外,4月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已達到152 0173 3840萬頭,同比增長41%。而每年一、二季度是我國生豬消費低谷期,消費者整體對豬肉的需求呈現“疲態”,導致豬肉市場壓力不斷增大,豬肉價格出現持續下跌。
價格不會一直下跌
端午節將至,通常節前鮮肉需求增多,豬肉價格或出現小幅上漲。但在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看來,礙于目前壓欄的大體重豬依舊偏多,豬肉供給較為充裕,假期豬肉反彈空間不會太大。
豬肉價格不會一直下跌。“生豬價格已經接近生豬盈虧平衡線,且并未達到供給寬松狀態。”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后續豬價下跌空間有限,由于生豬養殖成本上升,豬肉價格或許不會恢復到2018年非洲豬瘟暴發前的水平。”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事業部研究員魏鑫預計,7、8月之后,豬價這輪快速下跌有可能結束。一方面,季節性因素影響豬肉需求量,冬季需求將提高;另一方面,豬價下跌、局部疫病等或導致中小散戶不補欄情況出現,可能造成第三季度肥豬出欄量相對下降,因此價格有反彈空間。
對消費者來說,豬肉價格走低固然值得高興,但豬肉價格過低對上游產業鏈帶來負面影響,可能引起豬價發生新的變化。當前豬肉價格走低,生產成本上升,養殖戶利益受損,傾向于減少存欄量,終將改變供需力量對比,推動豬肉價格企穩回升,進入新一輪“豬周期”。如此,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故事反復上演。
對此,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預案》充分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為關鍵抓手的重要作用,對生豬及豬肉價格堅持“調高”與“調低”并重。價格過高時,將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擴張;價格過低時,將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為養殖場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