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4月15日-21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本次宣傳周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據央視新聞頻道4月20日報道,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唇癌、口咽癌、舌癌等,它雖然沒有肺癌、肝癌、胃癌等癌癥為大眾所熟知,但它的危害同樣不可忽視。由于口腔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容易被人們所忽視,而人們不注意口腔健康,以及日常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是誘發口腔癌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院長郭傳瑸教授表示:口腔里頭的牙殘根、殘冠,說話、咀嚼的時候會損傷舌頭的黏膜,加上一些外在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說吸煙、飲酒、嚼檳榔,可能更容易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口腔癌不但要命還毀容 嗜嚼檳榔人群應定期檢查早診早治
??據專家介紹,口腔癌在各種癌癥中屬于相對不友好的種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燦華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口腔癌一旦確診只能通過外科手術治療,有些病人術后還要輔助放療化療,而病人在術后活過5年的比例大概是65%左右,還有1/3多的病人會在5年內死于腫瘤的復發或轉移。
(圖片與文章無關)
??此外,因為口腔癌發生在口腔,臨近面部重要器官,如眼睛、鼻子等,一旦做手術就是非常大的手術,“一臺手術一般都要6小時以上,長的可能要做8小時到10小時”。
??“因為切除腫瘤要做病灶的擴大切除,腫瘤邊界以外還要各擴大1.5公分切除。假如病灶只有3公分寬,那么一邊加1.5公分,就切掉6公分,這個切除面積放在面部,是一個非常大的缺損,就要從全身各處切取皮瓣,把臉上的缺口補起來。這不但會引起一些顏面形態的改變,而且會對咀嚼、吞咽、說話都造成功能障礙。”蔣燦華主任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在文章《檳榔王國中的割臉人》中,作者描述了人們對自己形象變化的心理反應。劉桑果在“術后第三天,才鼓起勇氣站在鏡子前,不知道站了多久,一直在流淚。”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教授劉宏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口腔癌的預防很重要,一旦發現,更應早診早治:“比方說出現了一個蠶豆大小的潰瘍,但是它三個月都不好,這樣的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口腔癌。有的是口腔黏膜發白,也就是白斑,這個白色的斑塊出現在腮幫子上、舌頭上,還有一個病是紅斑,經常白斑和紅斑沒有疼痛癥狀的,不容易被察覺。”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教授、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湖南口腔醫學會會長翦新春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白斑”、“糜爛性扁平苔癬”、“黏膜下纖維性變”、“紅斑”等四種口腔疾病被統稱為“口腔癌前病變”,這些疾病都有轉變為口腔癌傾向,而這其中的三種癌前病變,包括白斑、扁平苔癬、黏膜下纖維性變,都與“嚼檳榔”這種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據翦新春教授介紹,“嚼檳榔”導致“口腔癌前病變”,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理因素,“嚼檳榔”長期摩擦會使口腔黏膜變得粗糙、出現白斑,另一方面是化學因素,檳榔里含有檳榔堿,它是有致癌作用的,此外檳榔里的調料、制作檳榔使用的鞣水,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糜爛。
??翦新春教授表示,防治口腔癌的關鍵是“要定期做口腔檢查”,尤其是有嚼檳榔這種不良生活習慣的口腔癌高危人群,每季度或每半年去做一次檢查。沒有問題要定期做檢查,發現了問題要及時治療,“很多人發現了口腔疾病,也不去治療”。此外“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少抽煙,抽煙也會引起口腔煙斑,嚼檳榔是會引起口腔白斑,這兩個都是有癌變率的”。
??千億檳榔產業與“湖南特色腫瘤”口腔癌
??在腫瘤醫學界,中國的口腔癌已經被冠以“湖南特色腫瘤”的稱呼,據蔣燦華主任介紹,雖然沒有明確的流行病學和死亡率的統計數據,但就他本人臨床上的深切體會,湖南近幾年的口腔癌病人比例確實要遠多于其它省份: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口腔癌病人只占整個手術病人的10%多到20%,而我們醫院占了80~90%;我們跟其他省份的專家交流中也發現,我們做的口腔癌手術明顯增多。
??“現在我們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是全國的臨床重點專科,而全國只有12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癌癥病人太多了,做的手術多了,同行們都認可我們的技術水平。十年以前,我們口腔癌的病人大約占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是一些唇腭裂,還有三分之一是一些外傷,而現在手術排期基本上是被腫瘤病人占滿了。” 蔣燦華主任表示。
??據翦新春教授介紹,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和中國疾控中心領導到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現場考察,“科里50張病床,一個個問,結果50個病人,有45個是口腔癌,其中44個有嚼檳榔的習慣。”
??據2018年湖南省腫瘤防治辦公室發布的數據,口腔癌居湖南全省腫瘤發病率的第8位,而在其他省份,口腔癌都排在十位以外。
??中國網財經記者在湖南當地采訪時發現,檳榔并非湖南省本地特產,其國內種植基地主要位于海南省,大約是在80年代中后期,開始作為一種休閑食品,在湖南當地流行,由于檳榔中含有的檳榔堿可以刺激人體,咀嚼后有一種類似于飲酒后的微醺和亢奮的感覺,備受地處潮濕陰冷的湖南民眾喜愛。
??據湖南當地人士介紹,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檳榔在湖南當地仍是以一種路邊攤的形式出現,“現切現吃”,無法長期儲存,尚未形成規模。
??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檳榔產業在湖南日益擴大,一些檳榔知名品牌開始出現。如**的“胖哥檳榔”創始人夫婦152 0173 3840年開始擺“路邊攤”,到1996年正式成立了加工廠,而現在湖南*知名的“口味王”,則于2000年正式成立。此外,“小龍王”、“皇爺”、“七妹”、“賓之郎”等品牌也先后出現。
??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國內已有檳榔企業9284家,其中湖南省占了近一半,有檳榔企業4058家,海南有3732家,其余所有省份與檳榔相關的企業全部加起來近1500家。
??據《湘潭日報》報道,2017年湖南湘潭從事食用檳榔加工的規模企業30余家,年產量20余萬噸,就業人員近30萬人,年產值超過200億元。2017年,湘潭縣政府《關于支持檳榔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確保檳榔產業銷售收入三年實現300億元,五年實現500億元的目標。而益陽檳榔企業“口味王”總裁陳義更是豪邁的表示,檳榔的經濟效應已初具規模,有數十萬人從事行業領域工作,高端檳榔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千億規模指日可待。
??而檳榔產業近十多年來迅速做大做強,在其背后作為重要推手的,就是不斷興起的各種廣告媒介。
??以湖南*為知名的檳榔品牌“口味王”為例,據“中國檳榔網”數據顯示,在2015年4月份,根據對全國415家主要電視頻道(從中央臺、省衛視臺、省臺到主要城市臺)每天18:00-24:00進行廣告播出狀況監測,口味王檳榔共計在全國6個城市12個頻道投放廣告,廣告費用估計超1426.32萬元,廣告時長為8395秒,投放廣告1319次。
??此外,據公開信息顯示,“口味王”已連續三年(從2017-2019年)**冠名贊助湖南衛視春晚;網絡**冠名《歡樂喜劇人第五季》;以**植入、特約支持的方式出現在《鬼吹燈》電影中。在各類公共場景廣告中,如地鐵、公共交通站臺、電梯、樓道等也大肆宣傳。而在湖南衛視2018年元宵喜樂會中,主持人在現場口播檳榔廣告“一下子就讓你精神抖擻、返老還童,找回年輕狀態的靈藥”,相關檳榔功效的描述也讓“口味王”陷入“虛假宣傳”的風波中。
??隨著廣告媒體的不斷“狂轟濫炸”,“口味王”的商業版圖也不斷擴大: ?2018年10月10日,“口味王”營銷總監龔偉華在成果發布會上稱,2018年,“和成天下”檳榔15元款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52.49%,市場份額達到65%;20元款產品銷量同比增長272.73%,市場份額達到75%;2017年年底上市的30元款產品市場份額在一年內達到95%:“在湖南,每賣出10包高端檳榔,就有7包是和成天下”;
??2018年,“口味王”旗下品牌“和成天下”檳榔的總終端網點逾百萬個,銷售覆蓋城市多達415個,比2017年的207個擴大了一倍以上(增加了208個),涵蓋了湖南、湖北、廣東、江西、海南、貴州等諸多省份;而“口味王”每個行政區/縣僅限一位代理商可參與加盟,目前空白可接受代理招商的區域僅剩下新疆、青海、內蒙 、寧夏的一部分縣市,其余地區已無名額。
??全面禁播廣告風波
??突如其來,湖南省檳榔行業協會一紙“禁令”,給一路狂奔的湖南檳榔產業兜頭澆了一盆涼水。
??2019年3月7日晚,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發文稱,為落實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檳榔)行業相關企業的行政指導會議及常務理事會特別會議精神,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停止發布的媒介平臺包含且不限于報紙、電臺、電視臺、高速公路、機場、鐵路列車、地鐵、公交車、網絡平臺、電子屏、店招、影院、出租車頂等。未按要求落實相關工作任務的企業,市場管理部門將取證并采取相應措施。
??盡管在“廣告禁播令”發出之初,部分法律界人士并不看好其效果——行業協會的《通知》并不具備法律效力,不能禁止企業的商業行為——但截至目前,通知下發后剛好一個半月,湖南省檳榔企業確已全面下架各類廣告宣傳,有檳榔企業臨時叫停了已經簽約的廣告投放,甚至引發了經濟糾紛。
??有市場人士表示,上述法律界人士可能并未注意到《通知》中相應措辭:“為落實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檳榔)行業相關企業的行政指導會議及常務理事會特別會議精神”,即湖南省檳榔行業協會是在按市場監管部門的意見下發通知。
??盡管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矢口否認“禁令”是由于檳榔危害健康而發,并表示“是否長期實施暫時還無法確定。”但當地的法律界人士卻表達了相反的意見。
??“長期嚼食檳榔對口腔有危害,檳榔廣告早就應該叫停了。”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馬賢興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顆檳榔危害的是個體,檳榔廣告危害的則是全社會。雖然目前檳榔企業做廣告不違法,但媒體不能為了廣告費放棄社會責任。因此,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廣告管理,禁止檳榔做廣告。
??而“禁播廣告不禁產品銷售”也正代表了地方政府對于檳榔產業矛盾的管理心態。“一方面,檳榔已經成為湖南的重要產業,每年巨額的利稅無法割舍,另一方面,繼續大干猛上的發展檳榔產業,會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尤其是容易受大眾媒體影響的青少年下一代。”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在湖南當地的采訪發現,湖南本地檳榔的消費群體*初集中在需要長時間或高強度體力勞動的打工者群體中,包括農民、長途貨車司機、建筑工地工人、出租車司機等,而隨著檳榔企業在大眾媒體上大肆投放廣告,有意模糊檳榔的危害性,甚至宣傳檳榔的一些特殊功效,大量的青少年群體,甚至低齡兒童,都已經成為檳榔的消費者。
??據翦新春教授介紹,湖南省湘潭市疾控中心《湖南地區食用檳榔流行病學研究》中記載的檳榔的*小食用者是一個3歲的小女孩,“家里大人吃,小孩就跟著吃”,而在各種手機短視頻APP上,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了更多兒童嚼檳榔的鏡頭。
??據蔣燦華主任介紹,嚼檳榔是會成癮的,它“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于成癮行為的標準”,湖南當地人士也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一旦開始嚼,就完全停不下來。”
??由于湖南是勞務輸出大省,隨著湖南籍人士流動于廣東、福建、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也把檳榔帶到了全國各地。據翦新春教授介紹,他曾關注到浙江衛視一條新聞報道,杭州市2014年口腔癌只有96例,2018年已經有177例了。
??檳榔致癌之爭:專家稱“檳榔不存在健康的吃法”、“制作工藝改變不了致癌的本質”
??在被定義成“致癌物”之前,檳榔曾以藥用價值而聞名。中國古代,南方地區瘴氣盛行,因此人們*盡所能防瘴、治瘴。中醫認為,檳榔有消積、殺蟲、下氣、行水的功效,可以作為驅蟲藥、也能辟除瘴氣、治療瘧疾。《本草綱目》稱檳榔可以: “療諸瘧,御瘴癘。”王象之《輿地紀勝》載: “檳榔代茶,所以消瘴。”
??而檳榔**次被權威機構定義為“致癌物”是2003年。該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集印度、馬來西亞等有嚼檳榔習俗的東南亞地區國家的口腔醫學專家,召開研討會,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派專家出席,*終形成一份報告,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此后,2009年10月,來自10個國家的30位科學家重新評估了包括檳榔在內的藥物致癌性,再一次確認,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檳榔可導致癌癥。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再次確認,并把檳榔列為與砒霜一類的一級致癌物“黑名單”。
??到了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公布致癌物清單時,也將檳榔果列入一級致癌物;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專門提出,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
??針對上述權威學術觀點和官方意見,檳榔生產企業雖然并未公開“嗆聲”,但也在通過媒體輿論和另外一些專家表達不同的觀點,如2013年央視就曾發生先后兩次播出關于“檳榔是否致癌”的意見截然相反的報道。
??湖南檳榔生產企業表達“檳榔無害化”的意見,主要基于以下三點:
??**,世衛組織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主要調查的是印度、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情況,而印度等地食用的主要是檳榔鮮果,且多為“連檳榔芯一起咀嚼”,甚至還在其中加入煙草一起咀嚼,而湖南檳榔企業生產的檳榔,是去除檳榔芯后烘干的干果,可以稱之為“檳榔殼”。
??其次,包括湖南在內,中國有上千萬人嚼檳榔,但患口腔癌的還是少數,有很多人一輩子吃,也沒有得口腔癌,“得病的都是不會吃的”,適量食用而不是過度食用,檳榔還是安全的。
??*后,也是*重要的一條,檳榔企業、尤其是其中品牌、規模較大的檳榔企業認為,檳榔生產也有大企業和小作坊之分,其中的小作坊生產工藝落后,為了控制成本、保證口感,還在產品中添加了過量的化學物質,而品牌、規模較大的企業可以優化工藝,改進生產流程,生產“綠色檳榔”,甚至有企業提出設立檳榔生產的行業標準,通過全行業統一的生產標準,實現市場上的檳榔的“無害化”。
??對于上述觀點,蔣燦華主任及湖南一些當地人士都表達了不同意見。
??蔣燦華主任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把檳榔定為一級致癌物(在世衛組織的名單里,“檳榔果”、“含煙草的檳榔嚼塊”和“不含煙草的檳榔嚼塊”被同列為一級致癌物,與砒霜并列),檳榔致癌已經是有定論的了,至于湖南吃干檳榔,中國的海南、臺灣,還有南亞一些國家吃鮮果,檳榔廠家據此說“經過了加工,不致癌了,我們(醫生)認為這是狡辯”。
??湖南當地一位醫學界人士也表示,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把“檳榔果”(而不是檳榔芯或檳榔堿)列為一級致癌物,以及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領導到湖南湘雅醫院口腔外科實地調查,*后在《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及檳榔的危害性,都表明中國衛健部門已經考慮到了“湖南特色”的“干檳榔”的特殊性,并在對其進行充分調研后,仍表達了“有害健康”的態度。
??蔣燦華主任同時表示,腫瘤的*終發生,肯定是有個人機體的原因在內,“檳榔行業協會老是反駁我們醫生群體,說嚼檳榔得口腔癌都是因為病人個人的機體原因,我們認為都是狡辯、詭辯”。
??“檳榔行業協會認為吃檳榔沒問題,也確確實實有很多人嚼檳榔沒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易感性不一樣,有的人吃的很少量,就有癥狀了,有些人可能長期吃也沒關系。但我們醫學研究只能從群體來看,嚼檳榔人群中有多少人得口腔癌,有多少人不得,要這么算致病概率,不能拿特定的個人來說事。”
??至于檳榔廠家在包裝上的消費警示,提示“長期”、“過量”嚼檳榔有害健康,蔣燦華主任表示,這是廠家在玩弄“文字游戲”——并沒有一個標準說嚼多少檳榔是“過量”,嚼多久是“長期”,“萬一健康出了問題去找他(生產廠家),他就說你(嚼)過量了。”
??對于檳榔能否通過制定行業標準、通過標準化的生產工藝的改進實現“無害化”,蔣燦華主任明確表示,不存在一種吃檳榔的健康的方式。
??“這個也是有很多人揪著不放的觀點,比如有廠家說這些人(得病是因為)不會吃,要怎么吃(才健康),但是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覺得檳榔的制作工藝再好,也改變不了(嚼檳榔會致癌的)事實,就像煙一樣,焦油含量有高中低的,但再怎么變來變去還是改變不了吸煙致癌這個本質問題。(檳榔)制作工藝再怎么去改進,要完全把它的損害性消滅掉,這個沒有可能的。”
??面對衛生健康監管部門日趨嚴厲的反對態度以及市場監管部門不斷收緊的管控態度,湖南當地一位人士也對檳榔行業表達了前景悲觀的意見:雖然檳榔對于湖南、海南這兩個省是很大的產業,省內還是想“保”的,但就整個國家而言,檳榔不過幾百億的產值,如果衛健監管部門和醫療學術界堅持“檳榔原料致癌”、“無法通過技術標準、行業標準的提高,實現無害化”的觀點,真的上升到了影響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層面,恐怕到時候說“一刀切”也就“一刀切”了。作者: 穆旦 ? 胡靖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