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下稱《中國藥典》)2015版修訂在即,“南方金銀花”要求更名的風波仍在持續。
8月12日上午,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在微博上指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利益集團代言,在《中國藥典》2005版、2010版的修訂中將主產地在湖南隆回等地的南方金銀花(灰氈毛忍冬)改名為山銀花,導致該地區的金銀花產業受重創,并表示要為其“正名”。
國家藥典委回復,2005年之前,灰氈毛忍冬并未入藥典,只是在湖南省藥典中存在。2005年入了藥典后,當地山銀花銷量增加。金銀花與山銀花化學成分不同,將二者分列是正本清源。
而在此之前,南方金銀花“正名”舉動早已開始。其間出現的“上火”說又起爭議。該問題涉及到市場、學術等領域。全國多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將不同方向的“修典”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使二花之爭在政策層面激蕩。
紀委官員網絡舉報的是非曲直,尚需權威部門依法調查,尋求“正名”舉動或許一時難有定論。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直面學術爭鳴、兼顧各地花農的生計,是涉及到多方的待解困局。
起伏中的隆回“金銀花”
這些天,原來熙熙攘攘的湖南隆回小沙江中藥材交易市場,格外冷清。鄒明偉的門店也不例外。這位152 0173 3840年起就經銷金銀花的資深收購商,眼見著“南方金銀花”市場的跌宕起伏,其本人既經歷過80元每公斤的高峰,也被裹挾進如今十幾元每公斤的低谷。近日,開門的商戶不到20%。
2003年到2009年市場*火時,老鄒家*高出貨量記錄為100噸干花,固定采購商有河南太龍藥業、山東三精制藥等五家大藥廠。但自2010年起,這些與他合作了十來年的制藥廠商,紛紛結束合作。
老鄒很郁悶,他向負責采購的業務員打聽原因。結果被告知,經過2005版、2010版藥典修訂,兩種藥材不能再混用。而2010年起,監管更加嚴格,很多藥企不愿再冒風險。
**個低谷,老鄒虧損了150萬元,此后年年虧,加上去年的“上火”謠言與硫黃熏蒸批評報道,湖南山銀花市場遭遇寒冬。老鄒說,現在他店里的囤貨也就五六十噸左右。
盡管已經不再以金銀花為主業,老鄒還是關注著花農們的境遇。據這位小沙江鎮中藥材協會副會長不完全統計,隆回約有60%的花農放棄采摘與管理,“否則加之人工成本,賠得更多”。
小沙江地區的花農楊盛(化名)是其中一例。他家目前只在附近山坡上種植了一部分,幾公里外山上種植的藥材幾乎放棄管理。
隆回位于湖南省偏西南,海拔高、氣溫低,種糧食收成低。楊盛記憶中,“九月份稻子還沒收完就結冰了”。但這個曾很貧窮的地方,歷史上盛產野生金銀花。
20世紀90年代起,當地大力推廣金銀花種植產業,品種為灰氈毛忍冬。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國家林業總局授予隆回縣“中國金銀花之鄉”稱號。當年下半年,由于產能過剩,隆回金銀花受到**次重創,2002年產能由上一年的7300噸跌至5000噸。至2003年非典,隆回金銀花成為名符其實的“致富花”。
市場熱情高漲的形勢下,楊盛除了附近的山坡,還在三四公里外的山上都種上了“金銀花”。“鎮上幾乎家家戶戶都跟金銀花有關,專職做金銀花生意的就有數百戶”。
相關數據顯示,隆回全縣從事金銀花種植的花農18萬人。2010年種植面積21萬畝左右,年總產1.2萬余噸(干花),約占全國金銀花總產的50%,約占全國灰氈毛忍冬總產的70%。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