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此前,快消行業巨頭可口可樂和康師傅變賣工廠引發了一系列思考,除了快消行業業績下滑的現實更加裸露以外,輕資產的管理模式也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日前,燕京啤酒又發布公告宣布關閉部分工廠,輕資產模式的熊熊火焰又燒到了啤酒行業?
7月7日,燕京啤酒在答投資者提問時對于關閉工廠的問題介紹說,2017年,公司提出“抓兩頭,帶中間”的策略。一邊繼續支持、扶持優勢企業,保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一邊投入更多精力在劣勢企業,使其有所改觀。對個別不再有存在價值的企業,經過權衡之后,可能會與地方政府協商后關廠,使公司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
可見,燕京啤酒出于成本控制、資源集中等方面的考慮決定關閉一些產能落后的工廠,這也是公司面對業績下滑的無奈之舉。財報顯示,2014年-2016年,燕京啤酒營收分別為152 0173 3840.04億元、125.38億元、115.7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26億元、5.87億元、3.12億元,逐年下滑。
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燕京啤酒近幾年的經營情況不好,除了兩廣地區、內蒙古和北京地區外,其它地區的工廠開工率很低,又面對較高的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不得不關閉一些落后的工廠。
而燕京啤酒的這一調整又與企業新領導人上任有關。資料顯示,6月12日,燕京啤酒剛剛完成換帥,趙曉東接替李福成擔任燕京啤酒集團新任董事長,并兼任總經理,劉翔宇、謝廣軍任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新任領導層上臺后做了一系列的舉措改善業績,而關閉工廠則是其中之一。
而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并不是**家關閉工廠的啤酒企業,近兩年,大量的啤酒企業紛紛關閉工廠,轉向輕資產運營。資料顯示,華潤啤酒**關閉工廠,重慶啤酒也關閉了安徽亳州公司,并關閉了多個虧損工廠,青島啤酒實際上也已經通過搬遷的形式關閉了一家工廠。而外資企業百威英博去年關閉了舟山的工廠,而嘉士伯則在去年一年關閉和處理了中國市場的17家工廠。
眾多啤酒企業紛紛關閉工廠背后自然是面對啤酒行業不景氣的無奈。數據顯示,自2014年開始,我國啤酒行業經歷了連續25個月的負增長,直到2016年8月才由負轉正,而進入2017年以來又進入負增長通道。行業大背景的不景氣逼迫眾多啤酒企業紛紛關閉工廠,去產能,謀發展。
而眾多啤酒企業關閉工廠又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朱丹蓬介紹說,例如百威關閉舟山的工廠是因為舟山工廠規模較小,設備較老,是主動關閉,而重慶啤酒等企業關閉工廠更多是面對業績下滑、工廠開工率較低的無奈之舉。
無論怎么說,關閉工廠也是眾多啤酒企業謀生存的舉措。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當前啤酒消費趨于成熟,各巨頭必須從“搶份額”向“求利潤”轉變,追求費用的理性投放,關閉低效率和高成本的見血點,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啤酒企業這樣做。
此外,此前可口可樂將自己的瓶裝廠賣給中糧和太古,康師傅也發布公告賣掉了旗下五個非核心飲料生產工廠。面對整個快消行業的不景氣,各大快消巨頭紛紛向輕資產模式轉型似乎已成為必然。
對此,朱丹蓬表示,整個行業在經歷了爆發式的野蠻生長之后,逐漸開始發展精準細分市場,快消企業產能虛高和產能利用率低下的問題同時存在,急需去產能,因此,輕資產運營是快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然而,啤酒行業的輕資產運營又和其它快消企業的輕資產運營有很大不同。記者發現,這其中*大的不同在于可口可樂、康師傅等快消企業都是變賣資產,去產能并找到合適的接盤人,而各大啤酒企業紛紛關閉工廠,而沒有出售資產。
對此,一位從事啤酒經銷的內部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啤酒企業售賣工廠根本無人購買,因為啤酒行業的成本高,附加值低,主要依賴人力,很少有人愿意進入這個行業,例如,讓一此前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從事啤酒行業,即使給予知名品牌大區經理的職位都無法吸引人來。
朱丹蓬認為,啤酒企業關閉工廠根本不會有人接盤,因為各大啤酒企業自己都無法解決自身的產能問題,而這又源于當前行業較強的壟斷性,當前啤酒行業排名前五的企業集中度已經達到70%-80%,其它啤酒企業份額很小,關閉工廠更像是在甩包袱,大有“割腕斷臂”的意味。
“啤酒企業關閉工廠主要是因為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較低,而其它行業的企業轉向輕資產還很可能受部分國家政策的影響,例如環保方面的政策。”一位啤酒經營人士如是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