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超九成受訪家長認同節約糧食應成為孩子重要品質
??節約糧食的觀念需要從小培養。對于家長來說,怎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節約糧食?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受訪家長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占31.1%,二線城市的占48.9%,三四線城市的占17.6%,城鎮或縣城的占1.9%,農村的占0.6%。
??71.6%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雅(化名),孩子在上小學。張雅回憶,孩子上幼兒園時,就了解了很多關于糧食的知識。“幼兒園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吃光碗里的飯。在家我們也進行教育,剛開始是帶她看繪本,了解糧食是怎么來的,這個過程要付出很多勞動。等她大一些,我們就讓她自己盛飯,吃多少盛多少”。
??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員周曉(化名)覺得,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像*近討論的‘大胃王’吃播,我覺得影響很惡劣,為了吸金不顧身體。看了這些視頻,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吃得很多是對的,形成錯誤的飲食觀念。‘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應該人人都會背,但是真正領會它的含義,需要家長日常教導”。
??調查中,98.3%的受訪家長表示會教育孩子節約糧食。具體來說,71.6%的受訪家長會告訴孩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70.1%的受訪家長會教育孩子民以食為天,糧食關乎國運民生。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認為,家庭對孩子進行節約糧食的教育,非常重要且必要,“它是基礎性的環節,具有‘習慣成自然’‘養正于蒙’的教育機理支持”。
??78.8%受訪家長認為家長要以身作則,開展“光盤行動”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于菲菲認為,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就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節約糧食的意識,還會讓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調查中,97.8%的受訪家長認為,節約糧食應當成為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品質。
??“讓孩子形成節約糧食的習慣,**要讓他們形成這樣的觀念。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科普動畫片、圖書,有機會的話帶孩子去田間地頭走一走,感受一下農業勞作的艱辛。”張雅說。
??于菲菲覺得,要把節約糧食的教育融入到孩子日常生活中,“比如平時吃黃瓜,就可以告訴他,黃瓜是怎么從一粒籽長成藤上的黃瓜,中間經歷澆水施肥、搭架爬藤、開花結果,中間還可能遇到暴雨狂風”。??如何教育孩子節約糧食?調查中,78.8%的受訪家長認為家長要以身作則,開展“光盤行動”,66.4%的受訪者建議寓教于樂,用生動的方式介紹節約糧食重要性,62.1%的受訪家長建議帶領孩子參與社會活動,了解糧食生產過程,43.3%的受訪家長建議引導孩子適度點餐,妥善處理未食用餐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對于家長而言,以身作則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另外,‘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孩子做到七分飽,才會健康成長。知道餓的感覺,懂得食物的甘美,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節約糧食的意識就在潤物細無聲中養成了”。
??唐智松認為,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習慣,家長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孩子養成吃什么取什么、吃多少取多少的習慣;二是把孩子的節約行為與相應的獎勵掛鉤,對孩子自然表現出來的節約行為進行適當獎勵,激發動力;三是父母以身作則地踐行節約,給孩子做一個節約的好榜樣;四是對他人的浪費現象進行適度的消*性評價,鼓勵孩子在公共場合的節約行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杜園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