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近期國內主產區新麥收購市場整體呈現“量緩價穩”格局,不同品質間新麥市場購銷格局延續分化態勢,優普麥價差呈現擴大態勢;中美貿易摩擦加大美麥期價壓力,部分主產國新麥產量下降提供市場支撐。
??一、國內產區新麥收購“量緩價穩” 品質間新麥市場購銷延續分化
??近期國內主產區新麥收購進度持續緩慢,各區域收購量同比均不同程度下降。截至7月10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2717萬噸,同比減少152 0173 3840萬噸;其中河北收購量235.1萬噸,同比減少9.7萬噸;江蘇收購量742.2萬噸,同比減少277.4萬噸;安徽收購量293.4萬噸,同比減少394.7萬噸;山東收購量461.6萬噸,同比減少64.9萬噸;河南收購量577.1萬噸,同比減少782.7萬噸;湖北收購量102.8萬噸,同比減少90.2萬噸。據統計,主產區6月21日-25日小麥新增收購量473.1萬噸,6月26日-30日新增收購量424.3萬噸,7月1日-5日新增收購量329.7萬噸,7月6日-10日新增收購量257.6萬噸。湖北自7月7日起開始實施超標小麥收購,共計三類,收購價格在0.5-0.90元/斤。近期國內新麥市場購銷持續平緩,持糧主體雖庫存糧源銷售意愿提高,但基于當前市場報價,市場主體采購積*性不高,主產區新麥市場價格呈現高位區間震蕩態勢,不同品質間新麥市場購銷格局延續分化態勢,優普麥價差呈現擴大態勢。據市場監測,截至7月中旬,江蘇連云港贛榆地區質優新麥收購價2360-2380元/噸;安徽宿州靈璧地區新麥進廠價2340元/噸;河南新鄉衛輝地區質優新麥進廠價2470元/噸;河北石家莊無*地區新麥收購價2460-2480元/噸;山東德州平原地區新麥收購價2500元/噸。截至7月13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1809合約期價報收于2498元/噸,較7月6日的2550元/噸,下跌52元/噸,跌幅2.04%,期間*高價2539元/噸,*低價2486元/噸。
??二、國內面粉市場價格穩中偏弱 部分面企調價刺激出貨
??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餅干、酒類、水果制品、飲料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540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27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其中餅干115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3%。當前國內大中專院校已放假,面粉剛性需求疲軟,部分中小型面粉加工企業被迫停產;與此同時,天氣炎熱直接影響經銷商備貨積*性,面粉市場價格整體保持平穩,部分面企為刺激面粉出貨小幅下調面粉出廠價格。面粉加工企業將糧源質量控制放在首位,其次是成本因素。國內權威機構預計,2018/19年度國內小麥食用消費為935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50萬噸,增幅0.5%。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富強粉平均零售價格2.74元/500克,標準粉平均零售價格2.43元/500克。
??三、中美貿易摩擦加大美麥價格壓力 主產國新麥產量下降提供市場支撐
??美國農業部7月全球小麥供需報告下調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產量預估和出口預估,上調美國產量預估和出口預估,全球2018/19年小麥期末庫存預估為2.6088億噸,6月預估為2.6616億噸;其中美國2018/19年度小麥年末庫存預估為9.85億蒲式耳,6月預估為9.46億蒲式耳;美國2018/19年度小麥出口預估為9.75億蒲式耳,6月預估為9.5億蒲式耳;加拿大2018/19年度小麥出口預估為2450萬噸,6月預估為2350萬噸;中國2018/19年度小麥進口預估為450萬噸,6月預估為400萬噸。國際谷物理事會(IGC)稱,2018/19年度全球小麥庫存降幅相對較小,只有600萬噸,不過將是六年來首次減少,將主要集中在主要出口國上。俄羅斯咨詢機構SovEcon發布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俄羅斯小麥產量為6960萬噸,較上月下調290萬噸。法國農業部首次發布的2018年產量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法國軟小麥產量預計為3610萬噸,比上年的3660萬噸減少約1.4%。分析機構戰略谷物公司預計2018年法國小麥產量為3320萬噸,比早先預測值3780萬噸調低了460萬噸。烏克蘭氣象部門預計今年小麥單產將比上年減少8%,為56.5蒲式耳/英畝,約合每公頃3.8噸;2018/19年度烏克蘭小麥產量預計為2390萬噸,約合8.78億蒲式耳,相比之下,2017/18年度為2540萬噸或9.33億蒲式耳。戰略谷物將歐盟2018年軟小麥產量預估下調至1.324億噸,上個月預估為1.399億噸,目前的預估水平較去年產量1.418億噸下滑7%;該機構亦將2018/19年度歐盟軟小麥出口下調至2110萬噸,上個月預估為2270萬噸,目前僅略高于2017/18年度的預估水平2070萬噸。截至7月13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9月合約期價報收于497美分/蒲式耳,較7月6日的513.75美分/蒲式耳,下跌16.75美分/蒲式耳,跌幅3.26%;期間*高價514美分/蒲式耳,*低價471.25美分/蒲式耳。截至7月中旬,9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00美元/噸,到國內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884元/噸,比去年同期下跌187元/噸。
??四、收購進度緩慢制約國內麥價走勢 囤糧待漲市場風險加大
??國內主產區新麥收購量與上年同期呈現擴大態勢,這凸顯出*低價收購力度明顯下降與市場化收購較為謹慎,新麥品質較好的區域收購進度相對較快。當前在國內面企小麥加工需求處于低位的情況下,新麥市場價格高位運行制約市場化主體收購力度,流通市場新麥消化速度較為緩慢,新麥收購周期較上年明顯拉長;主產區小麥*低價收購量較上年明顯下降使得其對流通市場擠壓效應明顯弱化。預計后期隨著主產區新麥收購持續加之其不斷被消化,新麥品質間供需格局分化態勢將進一步顯現,陳小麥庫存“量高質差”以及新麥產質量明顯下降導致質優小麥有效供給不足將隨著質量較好糧源持續消化以及面企加工需求回升進一步明顯。但在面企成本承受度有限以及政策“去庫存”、“降成本”情況下,麥市貿易應立足于在控制市場風險的情況下,盡量采取“以銷定購”模式,降低囤糧待漲比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