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1-12-28 来源:互联网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是上海地區漢族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因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前后乃是巧果的生產旺季。亦是紹興地區端午必備食品。它很有特色的,以芝麻為制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為主。
七夕節的巧食,兩漢以前多為嘗黍,魏晉南北朝時流行吃湯餅(《太平御覽》、,唐朝流行吃斫餅(《唐六典》、,到宋時已有巧果面點出現,稱為“笑厭兒”、“果食花樣”等,街市有售。《東京夢華錄記載,巧果是七夕節民間巧食中*有名者,民間迄今有制。
七夕“巧果”在用料上有麥面、米面之異,做法上有爐烤、油炸之別;形式上有圓形、棱形之分。因此,七夕“巧果”又分為面巧果和“米巧果”。面巧果的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在鍋中溶為糖漿,然后加入面粉、芝麻拌勻攤薄,晾涼后切成長方塊,折為棱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七夕巧果原材料:面粉4勺、白糖1/2勺、雞蛋1個、黑芝麻1/2勺。
七夕巧果的做法
白糖糖漿的熬煮過程
1.鍋放火上,白糖1/2勺放在鍋中。
2.加入1勺冷水。
3.用鏟子攪拌加熱至白糖溶化成糖水,繼續熬煮。
4.煮到糖水表面出現大量氣泡,關火,這就是熬好的糖漿水。
面團的和制過程
1.面粉4勺放在和面盆里,在面粉上面挖一個小洞。
2.煮好的糖漿水倒在小洞里。
3.磕入一個雞蛋。
4.撒入適量黑芝麻。
5.用筷子把所有材料攪拌均勻,形成雪花狀的面絮。
6.用手把雪花狀面絮揉在一起,形成面團
面巧果餅皮的制作過程
1.和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繼續揉3~5分鐘。
2.揉至表面光滑。
3.用手把揉好的面團壓扁成厚厚的面餅,用搟面杖搟制。
4.把厚厚的面餅搟成薄薄的大圓形餅皮。
5.用刀把圓形餅皮分切成約1CM左右寬的長條形面片。
6.再用刀把長條性面片分割成長3CM、寬1CM的小長方形面片。
面巧果生餅坯的制作過程
1.取一個小長方形面片放在案板上,用刀沿著長方形面片的長度,在面片中央劃一刀。
2.長方形面片中央出現一條約2CM長的裂口。
3.左手持著面片,右手握著面片的另一端向上提起。
4.提起的一端穿過劃好的裂口。
5.左右手分別握著面片的兩端,輕輕向兩邊拉抻。
6.面片形成如“梭”字形的圖案。
面巧果的油炸過程
1.重復以上制作方法,把所有的面片都做成如“梭”字形的圖案。
2.鍋里倒入適量食用油,加熱至50度左右。
3.做好的餅坯逐個放入油鍋中。
4.隨著油溫的升高,餅坯定型逐漸浮在油面上。
5.用筷子把餅坯翻面。
6.直到炸至金黃色,控油撈出。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