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記者 張瑜琨 大學生記者 張才溢 彭小東)“轉基因食品是有史以來評價*透徹、管理*嚴格的食品。”昨日,綠色超級稻概念的提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啟發院士做客華農獅子山講壇,首度公開回應 “華農轉基因水稻安全認證受質疑”事件。
轉基因作物已種植14年
“轉基因農作物在全球大面積種植已有14年之久,食用轉基因食品的人群超過數十億之眾,至今還沒有關于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證據。”張啟發院士引用兩個經政府審查、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的個案進行闡釋,“批準上市的轉基因番茄與非轉基因的番茄是安全的,批準上市的抗病毒植物與非轉基因的植物同樣也是安全的。”
此外,張啟發院士還談到,轉基因技術本身能夠進行精確的分析和評估,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生命科學基礎知識的科普和公眾教育十分重要。”科學規范的管理可為轉基因技術的利用提供安全保障,對轉基因技術的風險評估應以傳統技術為參照。
安全評價歷時10年
華農轉基因水稻的研發工作于152 0173 3840年開始,1999年成果通過了農業部的成果鑒定,同年開始中間實驗,2002年完成環境釋放,2003年到2004年進行生產性試驗。整個安全評價程序是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的要求,參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轉基因植物風險評估指南》等國際通用準則進行的。歷時10年的安全評價,經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審定通過而*終獲得了安全證書。
“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轉基因水稻對人類的貢獻,或許要在4、5年后才能得以顯現。”談到轉基因糧食安全問題,張啟發院士通過解讀“小鼠灌胃實驗”向大家解釋,對于體重60千克的人而言,灌胃出現不良反應的狀況只有在食用‘華恢1號’120噸之后才會發生,而這些大米可供體重60千克的人食用657年。
“蟲不能吃,人能吃!”
新獲得安全證書的“Bt汕優63”轉基因水稻,可以殺死昆蟲,并且防治蟲害。針對這一特性,網上出現了疑惑,蟲子都不能吃的東西,人能吃嗎?張院士對此肯定地回答:蟲不能吃,人能吃!
“蟲和人吃水稻的部位不一樣。”張院士解釋,蟲吃的是莖稈,人吃的是胚乳,“人的胃液呈弱酸性,腸胃中不存在與Bt毒素結合的受體,而昆蟲的胃液為強堿性,Bt蛋白進入昆蟲腸胃中后,在胃液的作用下,消化系統會產生有毒素體。”
“多年的研究反復證實,Bt殺蟲蛋白對哺乳動物、鳥、魚以及非目標昆蟲無害。”張啟發院士介紹,水稻本來就有抗蟲基因,像抗稻飛虱的基因就有19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