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終將反映到國內谷物消費上,加征25%關稅后,進口美國玉米成本已站穩2000元/噸大關,進口高粱和大麥更因缺乏利潤而明顯減少,國內玉米銷量有所好轉。
??6月底以來,由運費上漲引發的一輪玉米價格漲勢已放緩,過去半個多月時間,山東、廣東兩大養殖主產省玉米價格漲幅*為明顯。其中,山東英軒酒精玉米收購價累計上漲80元/噸,廣東累計上漲40元/噸。目前,廣東玉米價格與春節后*高位僅差90元/噸。
??進口谷物已無利潤可言
??自6月底開始,南方部分糧商反映玉米銷量已有所好轉。據外媒報道,自4月份中國計劃對美國豬肉征收25%關稅后,美國生豬副產品(豬雜)出口量在4~5月共下降約1/3,而之前美國出口的每10頭豬的豬腳和豬頭中有9頭運往中國大陸和香港。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正在持續發酵,其*終將反映到國內谷物消費上。畢竟在7月18日離岸人民幣失守6.75關口之后,加征25%關稅的美國玉米進口成本已站穩2000元/噸大關,其他國家進口玉米成本也相應提高。
??今年7月6日后我國對美國高粱加征25%關稅,進口美國高粱再無利潤。7月19日,近月船期美國高粱對我國港口CNF報價為230美元/噸,合到港完稅成本為2256元/噸,理論進口虧損400元/噸。7月份后我國高粱進口幾乎停滯。
??近月船期烏克蘭大麥對我國港口CNF報價為240美元/噸,合到港完稅成本為152 0173 3840元/噸;近月船期澳大利亞大麥對我國港口CNF報價為250美元/噸,合到港完稅成本為1943元/噸(無關稅)。而當前廣東港口飼用大麥主流報價為1810~1830元/噸,進口飼用大麥理論虧損100元/噸以上。
??今年4月以來,進口飼用大麥就持續缺乏利潤,新增進口訂單較少。從船期來看,7~9月份飼用大麥到港減少,月均到港量預計在30萬噸左右。
??臨儲玉米拍賣成交下降
??7月19日,臨儲玉米拍賣共計投放400萬噸左右,實際成交110.96萬噸,成交率27.71%,成交均價1541元/噸;與上周相比,成交率下降3.27個百分點,而成交均價上漲13元/噸。7月20日,黑龍江臨儲玉米共計投放389萬噸左右,實際成交110萬噸,成交率28.29%,成交均價1421元/噸;與上周相比,成交率提高4.84個百分點,而成交均價上漲4元/噸。臨儲拍賣成交量處于下降通道,近1個月周度成交量保持在200萬噸左右,后期臨儲玉米出庫和供應壓力較拍賣初期明顯緩解,這為后續市場供應逐步偏緊埋下伏筆。
??養殖效益低迷延緩消費
??今年上半年,我國生豬養殖業效益整體保本微虧,低迷的效益無形中延長了優質原料的使用周期。據悉,目前南方大部分飼料企業以使用拍賣陳玉米為主,沿海企業在進口原料中添加陳糧,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進口谷物的使用周期。目前,廣東港口進口高粱庫存29.1萬噸,大麥18.2萬噸,玉米19.9萬噸,進口谷物總庫存達67.2萬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