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生鮮電商迅速擴張的后遺癥開始顯現。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近日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52 0173 3840.02萬元。這個曾經備受矚目的阿里系生鮮明星項目正在經歷轉型陣痛。與此同時,妙生活、呆蘿卜、吉及鮮等生鮮電商平臺也頻頻關店。生鮮電商行業曾在兩年前經歷過一次倒閉潮,進入2019年,隨著資本態度趨于保守,生鮮電商行業又迎來新一輪洗牌。
??創融資額紀錄者艱難轉型??資本加持下,入局者迅速擴張、搶占先機,是生鮮電商的普遍模式。成立于2005年的易果生鮮曾是精選生鮮平臺的代表。易果生鮮于2016年3月獲得阿里巴巴和KKR超過兩億美元的C輪融資,成為當時生鮮電商的融資新高;2016年11月再次獲得由蘇寧投資領投的C+輪融資,融資總額超5億美元,也創造了迄今為止生鮮電商融資額紀錄。
??資本加持讓這個“阿里系”的電商平臺迅速成長為生鮮領域的明星項目,但易果生鮮融資神話止步于2017年,并開始頻現負面傳聞。今年7月以來,旗下全資子公司、全國性冷鏈物流專網安鮮達曝出與菜鳥和天貓共建的生鮮冷鏈業務合作終止、大量員工辦理離職手續的傳聞。隨后,旗下全資子公司我廚APP服務范圍收縮為僅限上海。
??記者日前登錄我廚APP時發現,雖然應用界面能正常打開,但所售產品只剩下少數幾款冷凍巴沙魚片、冷凍豬梅花肉卷、手抓餅、食用鹽等長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時令蔬果和大部分生鮮產品均顯示“補貨中”或“已搶完”。
??易果生鮮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正處于業務調整和轉型期,由專注于個人消費者的C端業務轉向面向B端的企業和商家服務,多項業務正處于探索階段。
??生鮮電商徘徊在十字路口
??出現經營問題的生鮮電商不止是易果生鮮一家。12月11日,武漢生鮮電商平臺“吉及鮮”公眾號以“休年假”的名義宣布暫停營業,并曝出融資不利、大規模裁員和關倉的傳聞。近期,妙生活位于上海的80家門店陸續全部關門,手機客戶端已從蘋果應用商店下架,微信小程序也無法登錄。杭州生鮮電商“鮮生友請”近期也出現關門閉店的現象。
??不光是線上生鮮電商平臺遇到經營阻力,實體超市也在向生鮮領域擴張的過程中碰壁。今年7月4日,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上海**門店五角場萬達店關店,該門店開業至今不足兩年。盡管永輝方面一再表示關店是正常的營運調整,但永輝超市2018年財報顯示,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云創2018年營收21.77億元,凈利潤虧損達9.45億元。今年5月31日,盒馬鮮生位于江蘇昆山吾悅廣場的門店停止營業,成為盒馬鮮生開業3年以來**停業關閉的門店。
??被譽為“生鮮電商的黑馬平臺”、上榜《2019第二季度胡潤中國潛力獨角獸》的電商平臺“呆蘿卜”,也在上個月陷入經營困局。12月8日,呆蘿卜發布公告稱將重啟百家門店,并表示“決心刮骨療毒、從頭再來”,從發源地合肥市開始重新提供服務,但消費者能否重新買賬不容樂觀。
??搶灘大戰后路在何方?
??目前生鮮電商有多種商業模式,包括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拼多多為代表的傳統B2C自營模式和平臺模式,以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到家”社區模式,以及以盒馬鮮生、7Fresh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一些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配送方面的特點并不突出,盲目擴展流向、找下沉渠道、注冊送錢等粗放式經營也加速了資金鏈的斷裂。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數據,我國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88%的企業虧損,其中7%是巨額虧損;僅有4%的企業實現盈虧平衡,只有1%的企業能夠實現盈利。截至12月11日,今年生鮮平臺融資數量僅為22次,同比下降近4成。搶灘大戰之后,資本對生鮮電商的發展已持觀望態度,不再大手筆注入資金。隨著資本態度趨于保守,2020年生鮮電商行業將進入更難熬的階段。
??“自建冷鏈倉儲物流投入成本高,使用第三方物流又難以把控品質,生鮮電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隨著電商巨頭以不同形式進軍社區菜市場,擁有全產業鏈資源和全渠道資源的優勢將愈加凸顯。未來的生鮮市場也將會呈現出菜市場、超市和社區生鮮(手機APP+前置倉)等多種業態共存的局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