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昨天西單商業街再次迎來人流高峰,午餐時分,大悅城5層的餐廳幾乎都爆滿,排隊叫號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是隔著一條長安街,湘鄂情西單店內就餐的顧客卻少得可憐,雖然門口豎立的廣告顯示特價菜價格低廉,但大廳里依舊空著不少座位。近日,中科云網(原湘鄂情)宣布,擬將旗下餐飲業務以及“湘鄂情”系列商標以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深圳一家餐飲企業。過去兩年中,湘鄂情試圖從高端餐企轉型為大眾餐企,而*近的出售宣告這一轉型徹底失敗。
被一道“鴻溝”隔開的并非是幾家餐廳,而是高端餐飲和大眾餐飲兩種業態。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已兩年,但數據顯示,高端餐飲仍處于行業寒冬,轉型之路依舊漫漫。記者連日走訪調查發現,雖然此前不少高端餐企通過多種途徑嘗試突圍,但效果十分有限,鮮有成功的案例,很多高端餐企開始放棄此前嘗試的早點、自助餐、盒飯等大眾餐飲業務。高端餐飲仍處于痛苦的轉型陣痛期,路在何方,依然是困擾他們的一個大問題。
多數高端餐企轉型失敗
2012年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嚴禁公款吃喝,原本不少高端餐飲企業所采取的單純靠傍“公家生意”而獲取高利潤的路子一下走不通了。商務部*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北京高檔餐飲企業營業額下降了約35%,上海下降超過20%。
過去兩年中,湘鄂情等高端餐企一直在痛苦轉型。湘鄂情推出快餐品牌“味之都”,凈雅推出大眾海鮮火鍋“么豆撈”,俏江南賣起盒飯,全聚德推出自助餐,老牌粵菜海鮮酒樓順峰也嘗試做起了更平價的小順峰酒樓。
在這場轉型中,少數品牌成功了。小南國推出的大眾化品牌南小館是其中的幸運者,其在北京藍色港灣等熱門商圈的店鋪成為了不少年輕白領的“*愛”。小南國*新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7.43億元,同比增長9.6%。
不過類似小南國這樣的情況卻少之又少,多數高端餐企的轉型都如同湘鄂情一般,以失敗告終。除了調低價格、加入快餐市場,湘鄂情還做出了諸多嘗試。今年年中,湘鄂情*終把“寶”押在了大數據領域,宣布聯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進軍新媒體及大數據,并正式更名中科云網。
“廚子”跨界改玩大數據的前景目前仍不明朗,但是其高端餐飲轉型之路卻戛然而止。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不少高端餐企曾嘗試賣自助餐、盒飯,或者降價攬客,但眼下經營情況并未好轉,在中國烹飪協會*新發布的調查報告中,全聚德等高端餐飲企業的營收依舊在負增長。
全聚德賣包子收效有限
“靠賣包子、做自助餐比較難提高企業盈利。”全聚德董事長王志強向記者坦言,八項規定之后,部分全聚德門店也曾向大眾餐飲轉型,賣早點、自助餐、鴨肉包子等,有的門店甚至開到社區,但從目前的效果看卻并不盡如人意。
他說,多種嘗試之后,目前全聚德單客消費金額已從此前的152 0173 3840元左右降到了130元,企業的上座率雖然高了,盈利卻不增反減。其*新財報顯示,全聚德三季度營收5.23億元,同比下跌4.88%。“所以我們決定堅持自己的中高端定位,菜價將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王志強表示,全聚德不會做成低價的大眾餐飲企業,但會提高菜品的性價比。對部分門店的早餐、自助餐生意,集團的態度是“表揚而不鼓勵”。
同樣退回到中高端定位的還有俏江南、凈雅和順峰,其*初的大眾消費項目眼下多已消失。“主要是轉型后,這些中高端餐飲企業的利潤都明顯下降。”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雖然大部分高端餐飲企業轉型后上座率和消費人次得到上升,但是人均消費大幅下降,利潤率明顯下滑。在租金、人工成本上漲遠超營收增長幅度的情況下,只靠低價未必是它們*好的出路。
嘗試瞄準上下游產業鏈
高端餐飲企業的轉型之路到底在哪里?現在無人能給出準確答案,不過不少高端餐企如今又將目光投向了上下游產業鏈。
“現在不少高端餐企都開始在上下游投資,從而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夏連悅向記者介紹,俏江南和凈雅如今都向前端產業滲透,或是投資漁場、蟹場,或是參與食品的初級加工,從而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自己采購大宗商品的成本。此外,高端餐飲還在發展部分“服務業”,如送餐、技術服務(派遣廚師去會場現場或客戶家里烹飪)等業務,從而提高人員使用率,增加產品供應量。
除此以外,原材料和半成品市場也成為了部分高端餐企瞄準的新目標。他介紹,目前不少南方的高端餐飲企業都推出了半成品業務,效果還不錯。
“高端餐飲的轉型必將經歷陣痛,一定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對記者說,前兩年,整個高端餐飲行業把希望寄托在向大眾餐飲轉型上,但是實踐證明效果一般,因此現在仍在苦苦探索,但是沒有誰找到了一條明確的十分有效的道路,探索還將持續下去。
(北京日報 孫超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