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如今,人們對食品安全越發重視。與此同時,食品一沾“有機”“綠色”,身價就陡然高出數倍。8日,記者走訪超市、商店、攤位發現,有些食品冒充“有機”、“綠色”來抬身價,在包裝上寫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卻連認證標志都沒有。如果是真正通過認證的,包裝上應該印有強制性的統一標志。
7日,在東營一戶居民家中,記者看到一個水果箱上寫著“有機草莓”,箱頂上還寫著“綠色、有機、健康”的詞語。然而查遍箱子內外,都沒有找到有機認證標志。這位市民說草莓是別人送的,看到“有機”倆字就感覺這箱草莓農藥用得少、價格相應較貴。8日,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商店、攤位發現,有些食品在包裝上寫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卻連認證標志都沒有。
有機產品、綠色食品有個基本的共同特點,就是價格較貴。在超市,可以看到多種“綠色食品”字樣和標志的蔬菜,價格計量單位與眾不同,多以百克計量。換算一下,它們的價格比普通蔬菜要高出一兩倍。比如,普通土豆為2元左右一斤,“綠色”土豆則為6元一斤。有機食品價格更為昂貴,5斤重的有機大米標價85元,同重量的普通大米僅為10多元。
在超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外包裝均能看到國家統一的強制性認證標志,有的食品還標有認證機構的名稱或標志。在個別小店及攤位上,則隨意很多。在海河農貿市場和遼河路兩家商店,記者均看到寫有“綠色食品”的空紙箱,而空紙箱上都沒有認證標志。“這是用來裝蝦的。”一家商店的店員說,“蝦的價格從25元到45元一斤不等,買3斤以上就能裝箱。”
據了解,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綠色食品指的是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二者成本均較高。因而,如果以“有機產品”或“綠色食品”的名義在市場出售,必須通過嚴格的認證,并在包裝上有強制性的統一認證標志,僅僅在包裝上印刷“有機”、“綠色”的文字,足可說明其產品有貓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