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云南省發布了我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5月21日,云南發布《云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名錄》收錄了云南境內發現的福壽螺、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近年,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生物入侵形勢,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圖片與文章無關)
??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云南此次發布的《名錄》將入侵物種劃分為5大類,包括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其中,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鳳眼藍(水葫蘆)、褐云瑪瑙螺、小管福壽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屬于Ⅱ級嚴重入侵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云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多,有223種及1變種,占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云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鑒”。
??據了解,目前常用的防治外來入侵物種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學防治等,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或者機械設備進行清除,化學防治則是用化學除草劑防除。此外,也可通過生物或天敵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等控制外來入侵物種的種群密度,或者通過綜合治理,結合單向技術發揮各自優勢。
??我國海關今年多次查獲入侵物種
??云南面臨的棘手局面,是我國物種入侵形勢的一個縮影。中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嚴重的國家之一,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僅今年就發生多起。
??今年3月,廣州海關隸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現場關員對一名非洲籍留學生攜帶的進境行李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包內夾帶兩只活體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被稱為“田園殺手”,當事人稱想作為寵物報關。
??4月,杭州海關隸屬錢江海關駐郵局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進境郵件進行例行查驗時,發現一件來自西班牙的郵件存在異常。開箱后發現有8個小盒,里面裝有200余頭活體鼠婦。同月,成都海關查獲了8只活體蝎子。這批蝎子來自英國的無申報品名進境郵件,過X光機時圖像異常,打開后發現8只收納盒內均有一只蝎子。經檢測鑒定,屬于南非扁石蝎,原產于南非,毒性弱,性情溫馴、稍微神經質。
??“吃”不能解決外來物種入侵問題
??近年來,亞洲鯉魚在美國瘋狂繁殖,威脅到當地的生態平衡。不過作為中國人烹飪的一種材料,鯉科魚類深受國人喜愛。得知美國鯉魚泛濫后,很多網友表示,“讓國內吃貨去解決”。巧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小龍蝦,也是我國餐桌的一道美食。這使得很多網友認為,入侵物種之所以會泛濫,主要是因為沒有開發出“吃法”。
??這種觀點顯然有失偏頗。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廖萬金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吃貨”能解決一切問題,就不會出現物種入侵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