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廣經觀察??
??廣東版“限塑令”開始實施了!日前,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從今天起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廣州、深圳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那“限塑令”涉及的商場、外賣平臺、快遞物流等領域將如何采取措施來加強塑料污染的治理?保證“限塑令”落到實處的關鍵在哪里?對此,本報記者進行多方采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露、倪明、龍嘉麗
??市民:自備購物袋 養成好習慣
??昨日,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大型超市發現對于9月1日開始的“限塑”加碼,市民普遍表示“淡定”。“到超市買東西,我早就用自備的購物袋和小推車,方便又可以重復使用。”張阿姨說。
??在超市一角,記者還發現了自助打包柜臺,柜臺提供免費的包裝工具,如繩子、剪刀、紙板,這個角落比較受年齡較大的顧客歡迎,他們有的忙著給雞蛋包裝加固,有的用繩子為飲料箱子加個“小提手”。“你看,連膠袋都省了!”很多顧客都這么說。
??記者還發現,以往部分商家提供通過抵扣購物積分可換購塑料袋的方式也取消了。在名創優品店鋪,記者結賬時詢問店員會員是否可以用積分兌換一個購物袋,店員表示:“不能通過積分換購,塑料袋收費0.5元一個。”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年輕顧客,他們表示,以后會隨身自備購物袋,為環保出一份力。
??商超:“有償”提供可降解購物袋
??對于新一輪“限塑”加碼,部分商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已經做好準備,積*應對。
??“從2008年開始就全面停止向顧客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并且一直宣傳呼吁顧客自備可循環使用的購物袋,減少一次性包裝袋的使用。”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已在積*準備中,將在年底前實現塑料袋的替代,上市符合國家標準的可全生物降解物料制作而成的購物袋。
??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始終執行關于“限塑令”的各項規定,向顧客“有償”提供可降解購物袋,并提供可循環使用環保購物袋供顧客選擇。近期,家樂福還舉辦了一系列推廣活動,倡議消費者自帶購物車、購物籃。
??外賣平臺:上線無需餐具訂單選項
??同福東路某外賣平臺店主唐先生每天使用塑料袋300余個。“打包就要用塑料袋,紙袋成本太高。”唐先生說,有時候顧客點的外賣多了,還要分開裝,一次就能使用五六個。在一旁等候的外賣小哥告訴記者,平均每天外賣派送量約為二三十份,旺季會更多,而打包用的包裝絕大多數是普通、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記者注意到,美團、餓了么外賣APP都已經上線了“無需餐具選項”,引導用戶下單時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美團表示,如消費者選擇“無需餐具”,則可獲得公益能量激勵;用戶收集能量可以兌換公益金捐助公益項目。同時為提升商家執行率,實施了《無需餐具商戶規則》,讓消費者與平臺一起監督“無需餐具”環保訂單的商家執行情況。
??據悉,一些主要外賣平臺已引導餐飲商家推進包裝替代,優化包裝方案。美團在外賣服務市場設立環保專區,持續引入包裝袋、餐盒、餐具等多品類供應商,解決商戶環保選購需求;在北上廣深等多個城市免費投放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超152 0173 3840萬個,投放便攜環保筷套裝近萬雙。
??快遞企業:
??大力推廣可循環包裝袋/箱
??“以前不少客戶會在紙箱上加塑料袋,出現二次包裝情況。”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證快件寄遞安全和品牌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這些二次包裝是可以減少的,申通快遞為大客戶提出相應轉運方案,降低二次包裝率,現全網不再二次包裝率已超過60%,2020年底預計超過80%。
??此外,快遞企業也在大力推廣可循環包裝袋/箱。記者從京東物流獲悉,2017年京東物流國內**試點循環快遞箱“青流箱”,由可復用材料制成,無需膠帶封包,可循環使用20次以上,破損后還可以“回爐重造”。
??天貓某商家表示,2016年開始不再使用膠帶包裝快遞紙箱,改為拉鏈式無膠帶紙箱,2018年其店鋪使用拉鏈紙箱130萬個。
??“德邦快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循環中轉袋使用率截至8月中旬已達88%、快遞網點新增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312個……”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莫濬銘列舉了廣東省德邦快遞*新情況,也透露了在綠色包裝治理工作方面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塑料包材的可降解難題上。“塑料包材的可降解技術仍不成熟,現有技術產品成本高,通俗講就是普通塑料快遞袋成本0.326元/個,可降解30%的塑料快遞袋成本0.978元/個,成本是原來的3倍。”
??郵政數據
??記者從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全省郵政行業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1.6%,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90.2%,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5%,特別是郵政快遞網點新增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達685個累計達到1990個、企業內部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新增981個累計達到3999個,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日益健全完善。
??同時,全省推進郵件快件包裝廢棄物回收箱設置,今年底全省郵政快遞業新增2200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郵政、快遞網點包裝回收裝置設置基本全覆蓋。
??前瞻分析
??“以紙代塑”或成新亮點
??近年來,在終端消費需求迭代升級及物流、電商等爆發式增長的拉動下,特種紙行業迎來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而日前限塑令的再升級,更是為具備生產可替代性紙基類包裝材料能力的造紙企業創造了****的市場機遇,“以紙代塑”成為特種紙行業新亮點。
??“2019年國內市場有超過8000萬噸的塑料制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具備以紙代塑的條件。”從事特種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仙鶴股份董秘王昱哲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的多種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將部分實現對塑料包裝的替代,其中以食品包裝用紙居多。
??專家:所有產業鏈主體
??需進一步明確責任
??“一家連鎖快餐企業已于今年6月宣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中停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說,塑料污染治理涉及范圍寬廣,需要行業積*探索實踐,共同應對塑料污染。包括塑料制品生產廠商、使用廠商、平臺企業、消費者、回收利用廠商、政府、公眾等在內的所有產業鏈主體,均需進一步明確應承擔的治理塑料污染的環境責任,達成共同應對塑料治理難題的共識,需要營造社會主體廣泛參與、共抓共治的良好氛圍。
??“限塑令”帶動可降解塑料市場的繁榮這是不可否定的,不過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可降解購物袋比不可降解的價格高好多倍,消費者能不能接受?市價降低,廠家愿不愿意生產?政府是否考慮給予廠家補貼?這些問題都要考慮。所以《意見》的實施有如下問題亟須解決:**是要消費者長期形成免費或廉價使用塑料袋的購物習慣;第二是目前可降解購物袋技術不成熟,產品具有成本高和儲存時間短等缺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