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未來,人們可通過手機,遠程遙控家里的食品3D打印機,就可定制出個性化營養食品。
未來,我國精準營養與3D打印將有超過10萬億元的潛在市場。
手機遠程遙控3D打印個性化食品成常態
“下班前,在手機上按幾個鍵或對著手機發幾個口令,就能定制出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將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這種應用像微信應用一樣普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向中國網記者描繪著未來家庭廚房美好一幕。
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團隊研發的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技術將助推這一愿景早日實現。
圖文無關
3D打印技術在世界上已有30多年發展歷程,但與精準營養結合還是新鮮事。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泓介紹,該技術將健康大數據、營養大數據等核心數據庫與互聯網技術、基因檢測等相結合,設計基于3D打印的集成控制軟件系統。通過手機或者IPAD即可遙控打印出適合個體消費的定制食品。
研制5大系列配方 針對不同人群開發20多個品類
該所目前開發出適合3D打印食品的薯類、谷物類、果蔬類、植物膠類和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原料五大系列的基本配方。
“我們針對不同人群營養需求,開發設計了特殊膳食食譜,通過食品3D打印技術加工制作,實現精準營養食品個性化定制,已開發適合肥胖癥、糖尿病人、高血壓患者和老人食用的3D打印產品20多個品類?!睆堛f。
戴小楓指出,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將在原料加工適應性研究、裝備研究、營養配方研究、產品適應性研究方面下功夫。
未來,食品3D打印技術將在食品加工制作領域發揮巨大作用,**個體化營養健康主食產業發展向工業化、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據悉,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裝備研究成果2017年作為**代表農業部參加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為期152 0173 3840天的“砥礪奮進五年”大型科技成就展,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展出。這是自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博物館所收集的農業領域的**個革命性重大研究成果。
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未來有10萬億元潛在市場
戴小楓說,中國人的營養健康將分三步走:現在至2020年為大眾營養干預階段;2020年到2035年為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營養管理階段;2035-2050年為個性化營養服務階段。
“食品3D打印技術**個性化精準營養快速發展,未來,在我國精準營養與3D打印將有超過10萬億元的潛在市場。30年后,**中國農業從制造進入服務時代。” 戴小楓說。
戴小楓坦言,目前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技術研究成果面臨科研立項,政策法規、倫理問題研究,產業布局,云計算、大數據匹配,健康大數據建立,食材食譜等基礎性研究,智能管理系統搭建等問題。
“該技術跨界多,需要多學科協作才能完成?!贝餍鹘o出時間表:利用10年時間建立不同人群的營養健康大數據,再用10年時間建設生物傳感器、云計算配套,*后10年進行示范應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