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在第47期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上,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南醫大腫瘤中心主任羅榮城教授、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兼腫瘤中心副主任李愛民、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二科主任兼腫瘤光動力治療(PDT)中心主任李黎波就抗擊腫瘤新技術——用生物免疫治療、用針消融腫瘤,用光殺死癌細胞進行了科普之后,又從唇癌、口腔癌到食道癌、胃癌、腸癌詳細介紹了消化系統的癌癥種類與防治攻略。
在眾多預防方法中,戒煙戒酒被多次提及。在談到唇癌、口腔癌、胃癌、胰腺癌的致病因素中,提到了吸煙的危害;在口腔癌、胃癌和肝癌的致病因素中提到了嗜酒的危害。
文/廣州日報記者王鶴、伍仞 通訊員吳劍鵬、吳佳儀
誤區
癌癥患者吃多了腫瘤會變大?不科學!
作為患者家屬知道親人得腫瘤后會怎么對待病人?李愛民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各類影響癌癥患者治療的因素中,精神因素影響*大,精神因素影響免疫功能。他建議,當患者家屬得知親人得了腫瘤以后應該讓病人了解一切,并積*參與到疾病治療過程中。他不建議讓病人在家養著,時刻提醒他是病人;也不建議不讓病人知道什么病,什么都不讓他干,要讓患者知情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李愛民還說,患者也不要過多在網上查詢病情,自己嚇自己。“得了癌癥以后,農民療效*好,醫生療效*差”,李愛民開玩笑地說,作為病人,不要知道太多,知道太多反而背上了包袱,讓患者知情就行了。
腫瘤患者是否需要戒口?吃什么才*合適?李愛民說,有的病人喜歡吃流食,甚至喜歡喝湯,認為多喝湯就能保證營養。李愛民說,粥和湯水所含的能量有限,并沒有想象中有能量,因此腫瘤患者要多吃“干貨”,當然每個人具體吃什么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患者可以多吃淀粉類的食品,“保證充足的能量是治療癌癥所必須的,癌癥患者所需要的能量要比正常人大,尤其治療期間,補充足夠額能量可以減少對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
有人擔心吃多了會加速腫瘤細胞的發展,因此提出戒口,比如牛肉、辣椒、雞肉等都不能吃。李愛民針對這個問題說,他認為適當增加蛋白質可以增強免疫功能,如果患者體重都不能保證,就很難維持住免疫功能,治療效果也很難維持住。他不贊成腫瘤患者去戒口,“在歐美國家很多人以牛肉為主,在部分地區也有人常年吃辣椒,這些地區的癌癥治愈效果與其他地方沒有明顯差異”,李愛民說,在腫瘤治療過程中,不要太多戒口,要吃足夠多的東西,和疾病作斗爭,癌癥患者需要有足夠的體力、免疫力和腫瘤作斗爭。
防癌攻略
1.口腔癌:
牙齒殘根會致癌
李黎波**從唇癌和口腔癌講起,對于唇癌來說,長期暴曬、慢性炎癥是人們往往容易忽略的致癌因素。對于口腔癌的預防**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口腔癌的預防在于減少外來刺激因素,積*治療癌前病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較前者得口腔癌幾率大大減小;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等滋生創造了條件;加上口腔炎癥,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加敏感,進而促進了口腔癌發生。李黎波還格外提醒,異物長期不良刺激也容易導致口腔癌,往往牙齒殘根或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以及長期食用過熱的飲食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都會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2.食道癌:
功夫茶、熱粥放涼再喝
對于食道癌,李黎波特別指出,廣東潮汕地區是食道癌高發區,主要由于食用過燙的食物的習慣,如飲功夫茶,喝熱粥。“有的人喝茶或喝粥會說把口腔黏膜都燙壞了,食管黏膜是沒有感覺的,燙壞了也不知道,多次燙壞再多次恢復,容易引發異變,產生腫瘤”,他建議,如果實在改不掉飲食習慣,至少要將粥和茶放涼一點再喝,避免對食管黏膜的多次燙傷。
3.胃癌:
少吃腌制食品
胃癌是中國人消化系統癌癥里僅次于肝癌的高發癌癥。每年胃癌新發病例約40萬例,死亡約35萬例,新發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李黎波說,要想有效預防胃癌發生,要先改變自身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進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鹽淹食品及煙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飲牛奶,按時進食,避免暴飲暴食,進食不宜過快,并不飲烈酒、不抽煙。同時要關注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據介紹,中國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40%~60%,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同時又是胃癌高危人群就一定要設法根除幽門螺桿菌。
4.胰腺癌
避免暴飲暴食
預防胰腺癌盡量少吃高脂、高油(油食品)、多鹽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可減少胰腺癌的發生;保持谷類(谷類食品)、豆類、甘薯等粗糧(粗糧食品)作為膳食的主體;多吃水果(水果食品),在飲食中增加纖維類、胡蘿卜素、維生素(維生素食品)E和必要的礦物質。
5.肝癌:
霉變花生不要碰
“廣東天氣潮濕,食物容易霉變”,李黎波說,以往在北方可以放一個月的食物,在春季較潮濕時段,在廣東放1到2周就可能回霉變。而食用霉變的花生等食物容易誘發肝癌。李黎波還建議接種乙肝疫苗,斷絕乙肝傳播可能,不要飲用藻類污染的水源。乙肝患者需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平時少熬夜,別過度勞累,不要飲酒、抽煙,飲食注意均衡,少吃油膩食物,適度補充硒類等微量元素。
6.消化系統腫瘤:
早查早治很重要
對于消化系統的癌癥,李黎波建議要早查早治。李黎波舉例說,日本發現早期胃癌高達80%,而中國一檢查發現的晚期胃癌占發現胃癌比例為80%。消化系統癌癥往往沒有太多征兆,一旦發現消瘦加上腸胃不適再去就診,會錯過早期治療期。
對于肝癌、胃癌等病癥可以通過體檢來發現,因此超過45歲的高危人群要注意體檢,*好每年都能針對身體情況做好檢查。
7.結直腸癌:
減少高熱低纖維食物攝入
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方法是避免后天刺激和早期發現。在避免后期刺激上,結直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過多高熱量、低纖維食物,阻礙腸胃蠕動,促進了毒素堆積和吸收,導致腸癌。因此科學的飲食結構,合理的飲食習慣對預防結直腸癌非常重要。李黎波建議,大家應多吃山芋、紅薯、玉米、水果、新鮮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盡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敗的水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運動量,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戒煙戒酒,控制體重。
同時對于有便秘的人群要注意,宿便也容易讓毒素在腸道內堆積,引發腸癌。
對于結腸癌,目前認為很多是由結腸息肉惡變所致。因此只要通過結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結腸息肉,判斷結腸息肉的性質,有無早期癌變,并及時進行腸鏡下切除,就可以達到早期治療的效果。李黎波建議,45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時要做結腸鏡檢查,發現早期癌及癌前病變,如結腸息肉等可經結腸鏡進行微創治療,能大大降低大腸癌發病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質量。
年齡在30歲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規律等下消化道癥狀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曾患過結腸癌、息肉或有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40歲以上的人,不論男女,不論身體有沒有癥狀或疾病,每年都應該定期體檢,進行便潛血檢測。50歲以上未查過結腸鏡或40歲以上有結腸腫瘤家族史者,建議進行結腸鏡檢查。
現場問答
問:我之前查出幽門螺桿菌,醫生說沒什么大問題,不用治療。但今天聽到它可能引起胃炎胃癌,到底嚴重嗎?
答:如果沒有癥狀,可以不用治療。但是如果有惡心、噯氣、脹氣等癥狀,則要到消化科進一步檢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幽門螺桿菌根治術,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會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問:我是乙肝“大三陽”,肝功能正常,是否需要治療?
答:乙肝感染者,肝功能正常而沒有出現肝硬化的情況下,暫時不用肝功能治療。
問:食管反流多年,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癌變概率大不大?怎樣預防癌變?
答:反流性食管炎很常見,這可能是賁門收縮功能有問題,這是癌前病變的一種,患者需要去確診有無黏膜改變,如果胃黏膜有改變要盡快進行處理。
問:乳腺增生能吃蜂皇漿、蜂蜜?這些食品與乳腺癌有沒關系?
答:乳腺增生可以吃蜂皇漿和蜂蜜,這兩種食物與乳腺癌沒有直接關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