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2010年1月,購買“豐樂種業”股票的股民著實“豐收”了一把,這只并不被人們看好的農業股從13.6元一直漲到17.68元,而這個漲幅只在短短幾天內完成。
正當一些股民對這只股票的飛漲感到不可思議時,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央一號文件)揭開了謎團。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的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弊鳛椤爸袊D基因水稻**股”的豐樂種業理所當然地在消息公布前大幅上漲。
中央一號文件不但讓股市風起云涌,也使平靜了一段時間的關于轉基因水稻的爭論波瀾驟起。一些人對轉基因水稻對人體健康是否存在隱患提出質疑,一些人對國家糧食安全以至于經濟安全表示擔憂,更有一些輿論直指公眾知情權的缺失。
其實在去年8月份“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轉基因抗蟲水稻汕優63”兩種轉基因水稻(以下簡稱Bt轉基因水稻)獲得農業部頒發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后,就引起社會一片嘩然。人們關注的*大焦點就是:安全性。
焦點一:轉基因水稻是否影響人類健康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大昉告訴本報記者:“Bt蛋白,即蘇云金芽胞桿菌產生的蛋白。我國*早的Bt蛋白研究,開始于上個世紀60年代,**批留蘇學者回國后,帶回了Bt菌種,從那時起我國開始生產Bt蛋白生物農藥,至今仍有大量生產和使用,并且出口其他國家?!秉S大昉說?!澳壳氨怀吹没馃岬霓D基因水稻,就是將Bt蛋白的基因,通過轉基因手段,植入水稻細胞”。
“這個過程和傳統的水稻育種類似。我們現在的水稻品種都是千百年來,通過雜交育種把外來的基因導入受體品種里,只是非轉基因是通過有性生殖,轉基因是體外轉移,本質上我不認為有很大區別。”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863”計劃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專家組專家、農業部“國家重大專項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編寫組”副組長朱禎這么評價,“傳統育種有時候也用到了不同種的植物進行雜交,現在的抗赤霉病的小麥品種,就是小麥和雜草——大賴草的雜交后代。另外,轉基因不但沒有帶來新的問題,反而克服了種間的生殖隔離,提高了育種效率?!?/p>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研究員陳君石告訴《北京科技報》,雜交水稻也意味著基因改變,只不過改變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千萬年的自然界歷史中,物種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基因也會發生改變。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研究員黃叢林告訴《北京科技報》,因為轉基因技術跟常規的雜交技術原理差不多。常規雜交技術轉移的不是一個基因,而是很多基因,而轉基因是很準確地轉移某個基因,這就像裝米一樣,雜交是把一袋米裝到另外一個袋子里,而轉基因就像是從米袋里挑出一粒米,然后裝到另外的袋子里,是一種更準確細微的轉移。
但也有專家在媒體上發問:“既然昆蟲吃了會死亡,人呢?”有媒體報道轉基因作物曾給試驗動物造成健康損害,但是接受采訪的眾多專家認為,這些報道中的案例都沒有得到科學共同體的廣泛認可。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黃大昉介紹了這么一起“轉基因翻案”事件:2009年,一位荷蘭科學家在《國際生物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告了抗蟲轉基因玉米對人的肝腎有損傷,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來自歐盟食物安全機構的科學家做了重復實驗,結果發現,經過90天的動物喂養實驗,沒有發現任何健康損害。這一結果基本否定了上述質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