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經國務院批準,中儲糧總公司和中儲棉總公司實施重組,中儲棉總公司無償劃轉并入中儲糧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1月11日,中儲糧與中儲棉重組大會在京舉行,標志著兩家央企重組工作正式實施。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副主任張喜武、國務院派駐中儲糧總公司監事會主席郜風濤出席重組大會,郝鵬在重組大會上講話。
據悉,中儲糧總公司與中儲棉總公司均以重要農產品儲備經營管理為主業,以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宗旨,兩家企業使命一致、業務相近,具備整合重組的良好基礎。按照中央關于深化國企改革和健全國家儲備制度的有關精神,為進一步增強保障國家重要農產品安全能力,中儲糧總公司與中儲棉總公司于2015年底共同提出重組申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準備,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兩家企業重組整合進入落地實施階段。這將成為中央儲備事業和中儲糧總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業內人士指出,重組后的中儲糧,進一步整合國家重要農產品儲備資源、調控資源,其規模效應和整體優勢將進一步放大,在國家糧棉油宏觀調控中的地位更重要,維護國家糧棉油安全和市場穩定的作用將進一步鞏固加強。重組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在儲備領域的功能。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精神,糧油、棉花等國家戰略物資儲備領域屬于此輪央企改革中要鞏固和加強的領域。中儲糧與中儲棉整合重組順應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求,符合中央關于“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的精神,進一步放大國有資本在重要農產品儲備領域的功能,為推動儲備行業國企改革發揮**示范作用。
——有利于增強服務國家宏觀調控和保障國家安全能力。糧棉油儲備體系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國務院就進一步健全國家儲備制度作出了戰略部署。此次兩家企業實現重組,進一步整合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資源,加強和鞏固國家重要農產品儲備體系,使產業更集中、管理更集中,服務宏觀調控更有力,有助于增強企業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提升重要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儲備效率效能。
——有利于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儲糧和中儲棉在各自領域都是很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國有企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力量。當前,中央事權糧棉油庫存屬于歷史高位。通過重組,有利于統籌開展糧棉油調控業務,形成更為高效的決策和執行機制,在更高層次上整合各類調控資源,為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有利于培育具有更強實力的中央儲備集團。中儲糧擁有國內****的倉儲設施網絡體系,建立起新的集團管控體制,并且在多年的運營中形成了成熟高效的儲備糧油輪換經營模式;中儲棉在資產質量、運營效率,以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等方面處于較好水平,企業穩健發展。兩家企業重組,有利于管理經驗借鑒、產業協同、資源互補,產生“1+1>2”的效果。
中儲糧和中儲棉分別于2000年、2003年成立,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油、儲備棉的經營管理,執行國家糧棉油宏觀調控任務,實行市場化、企業化運作,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2014年,中央及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調研后明確指出:“多年實踐證明,中央建立中儲糧垂直管理體制的決策是正確的,利用市場手段、通過企業化運作保障中央儲備糧常儲常新的輪換機制是成功的,中儲糧在國家糧食宏觀調控體系中的主力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是總結中儲糧十幾年運作實踐得出的“三個基本共識”。
從重組大會現場了解到,中儲糧與中儲棉將按照整合方案有序推進重組,包括資產、業務、人員、文化等方面整合的具體措施。重組后的中儲糧將繼續聚焦糧棉油儲備主業,優化收儲網點和網絡布局,著力提高儲備運營效率,加快培育具有更強實力的中央儲備集團。中儲棉總公司作為其全資子公司,將繼續承擔國家下達的儲備棉經營管理任務。
中儲糧總公司和中儲棉總公司重組后,企業資產規模將達到1.47萬億元,位居央企前列,儲備品種涵蓋小麥、稻谷、玉米等主要糧食品種,大豆、豆油、菜油、葵花油等食用油脂油料以及棉花共八大品種,成為國內**、國際影響舉足輕重的農產品企業集團,將使中國企業在國際農產品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