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據日經中文網消息,曾在3月暴漲的國際小麥價格開始轉為下跌局面。根據美國農業部4~5月的供需報告,小麥的全球需求預期接連被下調,期末庫存預期則被上調。尤其是作為家畜飼料的需求顯著下降。
??報道指出,作為國際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近期)5月29日的收盤價為每蒲式耳5.20美元,比3月下旬的近期高點下跌1成左右。3月下半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出現小麥產品短缺的觀點,加上俄羅斯等限制出口,導致行情暴漲。但4月以后保持下跌基調。??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2019~2020年度的小麥需求預期在4、5月連續兩個月下調。3月為7.5493億噸,5月為7.4855億噸,減少638萬噸,相當于日本全年的消費量。其中飼料用途的需求減少453萬噸,占到7成。由于新冠疫情,美國等地的食肉加工廠接連關閉,家畜需求放緩,飼料用途的需求也隨之減少。
??報道稱,在飼料用途的谷物當中,糧食咨詢公司Green County的代表大本尚之指出,“需求從小麥轉移到競爭產品玉米”也是原因之一。另外燃料需求下降導致生物燃料乙醇的產量減少,作為原料的玉米也出現國際價格大幅下滑。與小麥相比,玉米顯現出價格優勢。
??報道分析,實際上在4月的供需報告中,玉米的飼料用途需求就已經比上月增加。市場上有人認為全球小麥需求量會比美國農業部的預測還要少。旅游業受到打擊,餐飲業低迷不振,人的食用需求明顯減少。有觀點認為“盡管有家庭級別的囤積,但都是暫時性的”。
??在5月的供需報告中,預計2019~2020年度的小麥需求減少及作物豐收,全球期末庫存在上月基礎上進行上調,達到近3億噸的高水平。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預期與上月持平。大本尚之認為,新的2020~2021年度全球期末庫存將超過3億噸,“達到歷史*高水平”。
??報道認為,高水平的庫存將成為價格上漲的重負,多數觀點認為國際小麥價格“可能會暫時維持下降基調”。國際價格將反映到日本國內每半年修訂一次的進口小麥政府出售價格上。如果國際糧價繼續下滑,10月的下次出售價格可能會做出下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