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節后瘋狂漲價爆倉到現在逐漸清冷,都經歷了什么?
01.國外訂單大量轉入,中國紡織業火爆
9月份以來,印度多家大型
據浙江紹興、杭州、嘉興部分紡紗企業反映,8月份后市場開始好轉,9月及10月初銷售順暢,特別是近期銷售火爆,供不應求。
從內需方面看,市場景氣度上升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疫情的影響逐漸趨近于無,市場流動性、消費水平基本恢復。
二、十一黃金周的消費情況讓服裝行業對雙十一的信心恢復,積*備貨。
三、臨近冬季,是紡織制造的傳統旺季,今年冷冬的預測使的對冬裝銷售看好;同時“促進消費月”活動進一步釋放了消費需求。
四、開年以來,整個產業鏈的生產企業和中間商都在努力的消庫存,基本上采用隨用隨買的策略,整個產業鏈缺貨。
從外部原因看,*近印度等國家的疫情遲遲得不到緩解,因此不少訂單回流到國內,帶來了紡織服裝行業的訂單回暖。
綜合以上因素,在產業鏈整體缺貨的情況下,需求集中出現,造成短期的市場需求旺盛。
02.商務部回應印度訂單轉入國內:正常市場行為
面對印度紡織訂單大量轉入中國的情況,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疫情對供應端和需求端都造成嚴重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同步受阻,中國也經受了同樣的考驗。
李興乾指出,作為消費者,面對多樣化市場供給,采購時都會貨比三家,挑選質優價廉又可靠的商家和產品,國際貿易也是如此??鐕驹谌蚍秶鷥日{整訂單生產、國際采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中國也有一些行業和地方的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市場生產。
03.紡織企業經理:從業20年沒遇到過這么火爆的行情
“這些桌布之前都是在印度生產的,沒想到ZARA會來,以前不敢想,從沒見過這么多訂單?!?/p>
“作為一家以內貿為主的商家,上一次我們接觸到印度的訂單,還是四五年前的事了?!?/p>
河北高陽榮天紡織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王歡表示,9月以來其外貿訂單暴增,做工廠20年的他還沒有遇到過這么火爆的行情。值得注意的是,其訂單增長*多的是內貿批發平臺152 0173 3840,“152 0173 3840上一個月,毛巾訂單達到200萬條,很多*后都到了印度。”
9月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也有部分接單的工廠開始在中國直接采購。中國的紡織廠長們開始頻頻在內貿平臺上接到多個來自印度的訂單。
浙江金華的家紡工廠橫崗家紡更是在152 0173 3840上接到了國際品牌ZARA的訂單——幾十萬條桌布,這占到今年以來該公司總產量的60%,接單后其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暴漲了5倍。
“這些桌布之前都是在印度生產的,沒想到ZARA會來,以前不敢想,從沒見過這么多訂單。”橫崗家紡總經理舒介武說。
上述家紡工廠負責人均表示,為保障完成印度訂單,已新開了生產線,擴充兩至數倍的員工,每天加班加點連夜生產。
04.棉花沖上年內高點,
隨著紡織服裝行業整體回暖,市場需求趨于旺盛,棉花、滌綸、粘膠等原料
國內棉花現貨3128B報價近15000元,棉價漲幅超1000元/噸,
受期貨漲勢影響,江浙滌綸短纖廠家報價再次普遍上漲,1.4D主流報價6000-6200元/噸左右,商談區間5900-6100元/噸左右,實單商談,廠家多數欠貨,
05.業內普遍判斷回流訂單是“應急訂單”
盡管目前紡織行業出口表現**,但對于一些回流訂單,紡織服裝業內普遍判斷是“應急訂單”。
“我認為此類訂單更多還是應急之舉。轉移速度快,說明此類訂單通貨性質更強,買家更看重價格、加工速度等因素。”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研究員表示。
其他多家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由于在勞動力成本上不占優勢,這些訂單很難在國內久留。
紡織行業是一個
有業界專家指出,如果我國要想持續保持紡織服裝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那么產業鏈升級成為*主要的方向。
階段性訂單的激增,促使了節后市場開工率明顯回升。據調研,目前江浙地區織機開機率在9成左右,其中噴水織機開機率在8-9成、
06.原料暴漲導致接單出現困難
隨著原料、
上海、杭州等地幾家外貿公司反映,10月份進入羽絨服、中厚褲類產銷旺季,但由于一些沿海地區羽絨服等生產廠家加價40%-50%,而且必須預付款甚至全款,貿易商很難找到“供貨
“有單很難發出去”的情況導致外貿企業非常被動,因為生產商報價天天上漲,很多外貿企業對報價偏低,利潤不高的出口單大多采取放棄。
一旦確定合同,就需要立馬安排采購人員四處聯系生產廠家,盡快盡明確的簽訂加工合同,也擔心被其它企業“撬行”,或者碰到加工方單方面的提價要求。
另外,由于擔心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度波動,外向型貿易企業接單也趨于謹慎。原料、紗線、面料等報價暴漲對整個終端消費市場的影響正逐漸體現,很多人擔心短暫的“蜜月”期后,形勢或急轉而下。
07.漲價落幕,高報價很難傳遞到終端企業
從原料端來看,國慶節后籽棉的搶收推升了棉花成本,部分實單和大量的投機囤貨造成了短期市場供不應求的氛圍。但是隨著價格的持續走高,豐厚的利潤讓貿易商開始落袋為安,原料庫存的回升和價格高企抑制了下游采購需求,10月之后訂單逐漸步入消費淡季,就連21日發布的利多的收儲政策也變成鄭棉下跌的動力。截至10月22日,CC3128B棉花指數報收14643元/噸,距離2天前的高點14923,忽然下跌了280元/噸,跌幅1.88%,看來大多紡企還是無法接受棉花突破萬五大關,目前大型紡企對新棉價格的接受度已有所減弱,不少紡企已停止或減少采購新棉。
當前來看,紗線成品走貨也開始放緩,截至10月22日,中國紗線庫存指數報收7.7天,較低點6.9天上升了0.8天。部分生產型企業仍在執行前期簽訂的訂單,從利潤來看,無論是使用20日前的棉花還是即期利潤,紡企都有得賺,由于下游利潤有所修復,因此近期紡企、織廠開機恢復迅速,雖然這意味著下游對棉花原料的剛需**量增加,但也意味著后期成品供給也將增加,如果雙十一及冷冬訂單之后下游新增訂單不多,則下游成品走貨通道也會重新變得擁堵。
隨著貿易商大量采購,織廠出貨增加,庫存隨之減少。據了解大型織廠庫存基本清空,個別低庫存廠家出現惜售現象,部分中小工廠庫存也從2個月降低至15-20天上下。而隨著原料價格下落,坯布市場也逐漸冷靜,預計織廠庫存將重新增加。此外多數工廠表示近期訂單增量不多,以小、短、急單為主流,沒有大單、長單,目前在機訂單僅可維持20天-30天。此外由于2020年織廠產能降低,工人流失現象普遍,在行情好轉情況下,織廠工人難尋,因此開機也難以恢復。而隨著市場冷卻,短時間內織廠開機率平穩運行,但預計在11月中下旬又將出現降開機的狀況。
總而言之,歷時2周的“瘋狂的原料”落下帷幕,產業下游的補庫已有所放緩,隨時間的推進,紡企可選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