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自新冠疫情發生并持續擴散以來,全球紡織產量及訂單量不斷雙跌,零售端營業額突降,可能持續較長期低迷的趨勢。國際市場服裝消費需求的急劇疲軟直接導致了我國紡織品服裝
人力和訂單,上半年紡織行業的艱難與恢復
長城證券的研報顯示,截止到6月24日,今年紡織服裝行業指數(申萬)下跌5.96%,同期上證綜指下跌2.31%,年初至今紡織服裝行業在全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位列21位。在子板塊中,累計下跌幅度較大的為女裝和休閑服裝。
如此表現,與紡織服裝業上半年遭遇的“寒冬”相稱。不過,如果細分起來,今年上半年的**季度和第二季度,紡織服裝業的“寒冷度”并不相同,**季度受到復工復產艱難、海外疫情沖擊等影響,紡織服裝業較為“冰凍”,但第二季度已經開始緩和。
廣州燦萍商貿有限公司的老板陳歡告訴記者,公司是在3月初復工的,比原來正常復工日期晚了一個半月左右。但即使是復工,員工也沒到齊。
“我們工廠不大,只有十多個人,因為疫情,很多工人的孩子都沒有上學,所以我們工廠很多人之前還在家里帶孩子,有的人干脆今年就不來了。”他說。
由于員工減少,他通過視頻招到一些工人,但是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就是工人來了之后,不熟悉工廠的生產節奏,不少人很快離職,所以只能不停地招新。
紹興布礦針紡織品有限公司、紹興宇潮針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樂凌對記者表示,他們公司在2月28日復工,疫情導致復工晚了半個月。“公司有100人左右,之前有來不了的情況,現在都正常來了。”
但是,人力的問題解決了,中小紡織企業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訂單。
陳歡表示,他通過短視頻的方式接到了不少客戶,訂單上基本每天都有。但他發現,訂單分到不同員工手里卻出現“冷熱不均”的情況。
“以前基本上哪種員工都可以,但是我們現在想要的就是那些有技術的工人。這樣的話,我們的成本實際上是在生產過程中降低的,因為工人技術提高,我們也可以接到更多的訂單,其實現在訂單還是有的,只不過說會集中在一部分技術更高人的手上。”他說。
林樂凌則表示,疫情對紡織服裝沖擊是有的,但是對他們企業前期影響更大,目前企業已經正常生產,只是產量相比往年減少50%。“現在企業擋車一線員工在增加。”
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2 0173 3840.9億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1-4月份收窄8.1個百分點。其中,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持平,30個行業減少,紡織業下降10.3%,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29.2%,降幅都不小。
但是,對比1-4月的情況,卻已經明顯改善:1-4月紡織業利潤總額下降19.8%,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34.8%。
傳統淡季和資金壓力,7月行業形勢依舊堪憂
然而2020年過半,進入7月,紡織行業再次進入傳統淡季,無論是內需還是外貿,紡織行業產業鏈壓力倍增,中小企業或繼續承壓。
1、內需方面:淡季前奏,企業承壓
從消費習慣、下游補庫時機來看,7、8月份將步入淡季,訂單處于青黃不接狀態。業內專家表示,6~9月份或許將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減產、停機、放假甚至關閉的壓力。
2、外貿方面:放假前奏,訂單較少
3、生產現狀:市場走弱,開臺不足
根據對紡織集群中織造企業生產情況的調查了解,6月以來,集群織造市場呈走弱態勢。截至6月底,集群織造企業平均開工率在50%左右,織造產能利用率在40%以下。
多數集群表示,6月份企業運行較5月未見好轉,受疫情以及傳統淡季到來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市場需求疲軟,產品庫存繼續增加。企業訂單缺乏、資金壓力大等問題仍存在。企業調整生產,降低開臺,維持運轉。
4、淡季來臨出貨有限,減產保價
從目前來看,上半年紡織旺季已經基本過去,7月或僅會在囤貨心態上有零星成交放量,價格上行壓力較大,需求端目前暫無明顯好轉,外單仍面臨著疫情反復的風險,出貨較為有限。故預計7-8月份在淡季的行情下,若下游需求無明顯好轉,企業未來或采取減產保價策略。
7月份的行情,大多數紡織人士還是心理有所準備。畢竟根據歷史情況來看,紡織市場如果有大行情,一般都發生在3-4、9-10月,7-8月份一般不太會發生大行情,也就是淡季之下,市場原本就要面臨累庫存的壓力,只是今年的庫存壓力過于龐大,可能往前數6年都未遇到過的行情。
因此需要紡織人更要在亂世中認清自身位置,有意識的限定下庫存,而非盲目生產,將資金都化成庫存,避免在競爭壓力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