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纖維含量檢測在紡織品各項檢測中非常重要,幾乎每批樣品都需要檢測成分含量,檢測數據既關系到生產商和經銷商的成本,又關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根據GB/T 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的要求:“每件產品應附著纖維含量標簽",特別是在各級抽查中該項目是必檢項目。但是,任何檢驗都存在誤差,特別是對人工依賴性強的檢驗項目更是如此。因此,提高檢測數據準確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根據檢驗經驗總結了目前紡織品纖維含量檢測中常見的漏檢情況,以提高檢驗數據的準確率。
試劑對纖維溶解性變化導致的誤差
01牛仔面料
隨著紡織材料的變化和紡紗技術的提高,常規纖維的溶解性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但相關檢驗標準中的溶解性試驗方法大多是多年前制定的,對當前情況下的檢驗準確性會造成一定影響
通過對近百批牛仔面料檢測數據研究分析發現,目前*易出現漏檢的是含有1% ~2%(甚至更低)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樣品。排除人員經驗和人員身體狀況影響后,分析其漏檢原因與牛仔面料本身染色較深、顯微鏡觀察不清晰有關。但通過經驗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再生纖維素纖維本身形態異常。這些牛仔面料中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縱截面往往呈飄帶狀,且透明發亮,而不是普通的
02純絲光棉面料
目前市場上的純絲光棉面料分組成分更為復雜,但在整體外觀視覺和手感上差異不大。近年來,類似面料曾檢出過萊賽爾纖維、亞麻纖維和桑蠶絲纖維,而且多數情況下亞麻纖維和桑蠶絲纖維含量很低,再加之絲光棉、萊賽爾和桑蠶絲形態相似,很容易造成誤判漏檢。
03外觀圖案無差異的面料
為了增加強力和舒適度,某些服裝的不同位置采用了不同纖維的面料構成。如果這些面料處于袖子、大身、袖口和領口等存在明顯差異的部位,那么對檢驗人員影響不大;如果存在于同一部位且外觀無明顯差別時,就很容易漏檢。比如,針織毛衫前片上部和下部纖維組分不同;提花圖案完全相同的兩個樣品面料成分不同等。這就要求檢驗人員在進行檢驗前應對整塊面料有系統的了解,對外觀無差別的面料則需要多點取樣進行檢驗。
04下腳纖維面料
對于采用纖維下腳面料制成的服裝,需要特別注意低含量纖維和微量纖維,建議采用染色法對面料進行定性,既對纖維組分有了準確定性,又對其含量有了大體了解,對后續定量溶解等試驗提供參考。
05 色織提花面料
對于色織面料并帶有不規則提花圖案的樣品,應該對不同顏色紗線分別進行檢驗,并分別出具檢驗數據。經驗表明,如果每種顏色紗線成分差別很大,那么不同部位檢驗所得的數據差異*大,就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嚴重影響。
試劑對纖維溶解性變化導致的誤差
隨著紡織材料的變化和紡紗技術的提高,常規纖維的溶解性也發生了一定變化,但相關檢驗標準中的溶解性試驗方法大多是多年前制定的,對當前情況下的檢驗準確性會造成一定影響。
由于
對于某些醋酯纖維、萊賽爾、桑蠶絲多組分樣品,盡量避免采用順序溶解法,而宜采用拆分法或拆分后再溶解的方法進行檢驗。試驗表明,堿性次氯酸鈉溶液對某些醋酯纖維有溶解性,丙酮對某些桑蠶絲纖維可能存在溶解性,但溶解性的大小有待進一步試驗驗證。
對于深色棉與萊賽爾纖維的混紡面料,需進行甲酸/氯化鋅溶液溶解試驗。經驗表明,先在堿性環境下褪色后再進行試驗更佳,僅依據標準方法,萊賽爾纖維很難完全溶解,更會造成不必要的重復試驗,延長檢驗周期。
在溶解羊毛和桑蠶絲混紡樣品時,采用75%的硫酸法,若依據標準分次振蕩溶解,也很難完全溶解。經驗表明,采用常溫劇烈振蕩溶解更為合理。
新型纖維或不常見纖維造成的誤判
近年來,新型纖維和功能性纖維層出不窮,如海藻纖維、殼聚糖纖維、玻璃纖維和某些較特殊的改性腈綸纖維等。但是,這些纖維對應的檢驗標準或發布不久,或正在起草階段。這就對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應加強對新型纖維的了解和對相關文獻的學習。
預處理對定量結果的影響
深色面料在進行甲酸/氯化鋅溶液溶解試驗前,一般需要進行褪色處理;
雖然GB/T 2910.1-2009《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第二部分:試驗通則》中明確給出了退膠或退漿所用化學試劑和方法,但是這些非纖維物質往往難以確認,所用去除方法一般根據檢驗人員經驗選擇,很難統一。所用試劑和方法不同,去除效果也不同,對定量結果或多或少會有影響,這就要求檢驗人員要善于總結經驗,對處理后的樣品仔細觀察其去除情況,必要時在檢驗報告中注明預處理情況,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爭議。對于存在*難去除的非纖維物質的樣品,應盡量與客戶溝通,僅對該樣品做定性檢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