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疑問,水比油貴的時代來了,油價崩了!
自上周五暴跌10%后,油價繼續恐慌性下跌。周一開盤,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格從單桶45.27美元暴跌至31美元,盤中跌幅超過31%,刷新152 0173 3840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日內跌幅紀錄。
? ? ?油價崩了之后,全球資本市場也跟著崩了。
美股開盤,標普500指數下跌7%,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其余各國的股市也紛紛跳水,滿屏都是綠色。
? ??同樣3月9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收盤能源化工品種集體暴跌。原油、PTA、甲醇、EG等大宗紡織原料系數跌停。
? ? ?誰來“拯救”聚酯市場?別慌,讓子彈飛一會兒!
沙特周末突然推“自殺式”石油降價運動,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史詩級崩盤,拖累全球股市開啟暴跌模式。打開行情軟件,滿盤皆墨。不少市場人士慌了:目前是該抄底“上車”還是該“下車”?
關于“黑色星期一”的起因,小編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沖擊全球經濟的同時,原油市場供應端因減產談判失敗,面臨價格戰和“轉減為增”,諸多因素共振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全球市場因此哀嚎一片。
而隨著油價的開戰,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特別是面對近兩日WTI原油期貨報價大跌超30%的情況,參與進內期貨交易的不少民營煉油企業不得不緊急調整相應的套保措施。
在這樣的情況下,適當應用衍生品進行套保,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生產型國家,除了煉油企業外,下游還有不少化工產業也會因此面臨新的經營挑戰。
據記者了解,3月9日PTA、瀝青、甲醇、乙二醇等下游產品期貨品種悉數跌停,對企業而言幾乎意味著賣一噸虧一噸。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煉油企業紛紛加大PTA、瀝青、甲醇等期貨品種空頭頭寸,一方面鎖定加工利潤,另一方面也是借期貨市場拓展銷路。據了解,3月9日,在市場的大幅波動下,企業原油套保操作需求格外高漲。多位期貨公司能源領域分析師向記者透露,不少企業原先只有60%現貨頭寸進行期貨套保,如今鑒于油價劇烈波動,將這個比重提高至80%,因此要求期貨公司與交易所能再度提高他們的套保額度。
但這樣的操作,據某位不遠具名的期貨公司原油領域分析師介紹,可能存在過頭的情況。特別是當前部分煉油企業的套保策略仍具有一定投機成分。比如他們會單純將期貨操作盈虧作為套保考核依據,套保頭寸大幅超過企業實際風險敞口,以及在“套??梢詫_所有風險”的錯誤觀念下,頻繁短線操作獲利。因此3月9日當天他們也在持續糾正部分煉油企業的錯誤套保措施,盡可能壓縮他們不必要的期貨操作風險敞口。
同時,據星石投資對近期市場分析:此次原油價格暴跌,供給端“OPEC+未能達成限產協議和沙特大幅降價搶占市場”是直接導火索,受全球疫情擴散導致需求端下滑的悲觀預期,也是重要因。短期反應的需求下降和通縮恐慌,但長期趨勢不改。
從中期來看,原油價格下跌,有助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增厚相關企業的利潤;但是這種影響是滯后的,可能在未來的一兩個季度我們才能真正看到;而從短期來看,A股跟隨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下跌,其實更多的反應的是需求下降和未來出現通縮的恐慌情緒。所以,未來無論是油價還是資本市場,關鍵就在于世界各國對于疫情的防控程度,如果疫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需求下降或許只是短期的波動而非長期的趨勢。
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中國的很多做法,也為海外國家提供可以參考的模板,比如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意大利,已經采取封城等強制措施以遏制疫情繼續擴散。所以,我們對于未來疫情得到控制還是有信心的,隨著未來需求的恢復,此次黑天鵝事件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會逐步解除。
在低油價時期,市場還需要謹防發生地緣政治沖突等軍事黑天鵝事件。目前距上一次的減產到期還有接近1個月的時間,局勢變數還比較大,建議不要盲目抄底,風險過高。
至于PTA、MEG、聚酯等品種來說,油價的崩塌導致成本塌陷,不少品種價格面臨重塑,例如PTA,在暫不考慮各環節加工費大幅變動的前期下折算價格大約為3600—3700元/噸,因此建議普遍保持偏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