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中國蠶學會授予武勝“中國蠶桑之鄉”的稱號。
蠶桑是武勝的特色產業,上世紀90年代,武勝的養蠶農戶多達18萬戶,年產
建蠶桑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包收購
2017年,武勝縣政府與本地蠶桑產業龍頭企業安泰集團簽訂了蠶桑基地建設協議,計劃用三年時間建設3萬畝現代蠶桑產業園,安泰集團自主建設1萬畝,輻射帶動農戶建設2萬畝。
武勝選定了石盤、鼓匠、猛山、雙星、樂善、龍庭6個*適宜發展蠶桑產業的鄉鎮推進蠶桑產業基地建設,目前已栽種桑園3萬畝。
武勝縣蠶桑局局長劉國彥說,建1公頃標準桑園投入在12萬元到15萬元,發展蠶桑周期短、見效快,當年栽桑當年養蠶見效,安泰集團還承諾全部收購農戶的產品。“蠶桑產業帶動村民增收效果明顯,一個人在基地務工,**至少有100元收入。”
猛山鄉白樓村50歲的貧困戶但召友有焊工手藝,以前常年在廣東務工,照顧不了家里老小。2017年,借助武勝縣的扶貧小額信貸政策,他返鄉流轉了30畝土地發展桑園。“除了結繭前后要請親友臨時幫忙,平時就我和父親、妻子照料,我還能抽空在附近做些焊工活路。”2018年,但召友養殖了一季秋蠶和一季晚秋蠶,收入1.1萬元。但召友說:“明年桑樹進入豐產期,效益會更好。”
安泰集團副總經理陳勇說,3萬畝蠶桑基地建成后,一年可以生產
養殖有保險降低業主風險
2019年12月19日,中國人壽財險蠶桑保險現場理賠會上,武勝縣猛山鄉養殖蠶桑的業主陳瑤、石鳳、黃秀英分別領到了3萬多元賠付款。
2018年,武勝縣與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蠶桑養殖保險。該保險分為蠶桑種植保險和蠶桑養殖保險,種植蠶桑的業主每畝投保9元,政府每畝補貼21元,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導致的損失,按照每畝2000元進行賠付;養殖蠶桑保險業主每張蠶種投保12元,政府每張再補貼28元,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導致的損失,按照每張1000元對業主進行賠付。
看到2018年蠶桑行情好,石鳳在猛山鄉流轉了100多畝土地做蠶桑產業。沒想到,2019年雨水太多,收成還不到2018年的三分之一。“幸好買了保險,保了本。”石鳳說。
食用菌加品牌店延伸蠶桑產業鏈
2019年12月30日,在武勝縣猛山鄉的武勝協豐桑枝食用菌場內的8個大棚里,廢棄的桑枝打碎后,成為種植食用菌的主要肥料。“這些桑枝是培育食用菌*好的肥料,種出來的食用菌有桑枝的香味。”劉國彥說。
武勝協豐桑枝食用菌場成立于2016年,桑園面積320畝,2018年實現繭款收入111.3萬元。今年,該基地拿出4畝土地建起了桑枝食用菌培養大棚,預計每平方米能產4-6公斤食用菌。劉國彥介紹,種植大球蓋菇、雞腿菇和小香菌,一畝地一年大概能帶來8000元收益。
安泰集團的生絲已成功打入了意大利市場,今年將爭取成為當地知名品牌原料的固定提供方。陳勇介紹,做好武勝蠶桑產業的品牌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他們將在成都建設20家品牌店,售賣安泰的絲巾、蠶絲被等高端產品,并向全國擴張。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