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7月14日,中國
第五站
黃平縣
7月14日上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赴貴州苗繡產業考察團一行前往黃平縣調研。
近年來,黃平縣采取“黨支部+錦繡計劃+農村婦女”的新模式,鼓勵苗族婦女將傳統刺繡技藝與現代生活、時尚創意相結合,把傳統苗繡技藝轉化為現代生活消費品,大力推動了苗繡產業發展,使越來越多的苗族婦女用自己的雙手,繡出美好生活。
在黃平縣谷隴鎮移民安置點民族服飾一條街上走訪時,調研組一行恰好遇到鎮上每隔五天舉行一次的集市,集上人頭攢動,非常熱鬧,讓大家徹底感受到了一次當地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
攤位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以服裝服飾為主的日用品,本地的苗家女子們正精心挑選著苗繡繡品和試穿,據了解,一件純手工刺繡的苗族傳統服飾盛裝要12000元左右,需要一個繡娘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但當前制作方都采取與多個繡娘合作,把一件服裝的面料分成多個局部,配好繡線后分別派發給不同繡娘,再按照標準驗收,繡娘按計件取酬。
在黃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光信、副主任雷光華,縣委常委、副縣長馬繼紅,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吳濤等領導的陪同下,考察團還到達了黃平縣模貴苗族盛裝廠、梅花手工刺繡專業合作社進行調研,在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交流交談,詳細了解苗繡產業發展、產品種類、市場銷售等發展狀況,實地觀看繡娘刺繡,縫紉,抽拉蠶絲,紡紗紡線、織錦織布等實際操作,并對每件苗繡作品、苗族服飾(苗族盛裝)的圖紋、針法賞析。
據黃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鄭榮江介紹,黃平縣通過舉辦刺繡大賽活動,利用谷隴“九二七”蘆笙會、飛云崖“四月八”苗族祭牛節等傳統節日舉辦苗繡活態展示,在苗族村寨舉辦苗繡培訓班,建立傳承人傳、幫、帶管理機制等措施,加大對苗繡的傳承保護工作,為振興民族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積*貢獻。
黃平模貴苗族盛裝廠成立于2017年5月,致力苗族服飾、苗繡作品研發設計生產,截至目前,該廠現有20多種苗族服飾品牌和苗繡產品。2020年總銷售額20余萬元,利潤8萬余元,帶動農村苗族婦女50余人
黃平縣梅花手工刺繡專業合作社位于黃平縣谷隴鎮火車站村,是鎮政府扶持的典型合作社工坊,工坊不大,但陳列的產品相對豐富,也可見到手工繅絲的場景。合作社主體以手工刺繡、手工針線活加工銷售的工藝品、服裝為主要業務,在法人劉昌英的帶動下,實現了苗族農村婦女就業80余人。為有效保護傳承苗族服飾、苗繡文化,劉昌英經常積*參加省內各種賽事及交流活動,設計制作的繡品多次獲得獎項,劉昌英還開展苗繡傳習活動,截至目前,收授徒弟達500余人。
第六站
丹寨縣
7月14日下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赴貴州苗繡產業考察團到達第六站丹寨縣。
在參觀寧航蠟染后深刻感受到蠟染技藝賦予時代的魅力。穿著民族服飾的畫娘們,飛速轉動著手中的蠟刀,一雙巧手讓蠟畫瞬間在布料上呈現。她們喜歡以自然紋為主的大花,自然紋以自然界中的花鳥魚蟲做素材,隨心所欲地創作成別致的圖案,造型生動,活潑流暢,其中鳥的變化*為豐富,想象異常大膽,簡練傳神,鄉土氣濃,富有童話般的夢幻色彩。
**服裝設計師成昊帶大家參觀了蠟染制作技藝流程、經典作品展廳、產品展售廳,并為考察團重點介紹了貴州丹寨寧航蠟染有限公司創始人“寧媽媽”和苗族“維納斯”楊而郎畫娘的感人事跡。12年來,寧曼麗帶動丹寨縣境內8個村寨的近200名苗家畫娘,秉承“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理念,用手藝創業就業、脫貧致富。楊而郎就是寧曼麗的跟隨者之一,她由于早年事故失去右臂,現今用左手與大家繪制夢想,她的臘畫作品曾用在成昊設計師的時裝上,并從丹寨走向了倫敦時裝周。成昊與畫娘聯手,用設計的力量讓蠟染煥發新的活力,實現了苗族蠟染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目前,寧航蠟染共有152 0173 384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為28人,其中常駐畫娘48人,人均工資3500元/月;訂單帶動8個村,畫娘130人在家中靠蠟染增收,人均增收8000元/年。
在參觀座談交流后,考察組成員、松雷集團董事長、哈爾濱市文化產業協會會長曾慶榮,被她們的匠心事跡所感動并決定與寧航蠟染開展長期合作,以先期10萬元產品訂單作為合作開端。曾慶華表示,這些畫娘染娘都是苗族好女兒,用蠟刀和染布堅守著我們祖輩傳承的信仰,她們是值得尊重的,她們的作品將會以不同載體在何所有文化平臺上得以充分展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