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期,
上游原料價格不斷攀升,
然而面料價格卻處于下跌狀態。據中國海關HS8位碼統計數據,1~5月,我國印染8大類產品
一頭漲價,另一頭降價,面料企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成為當前必須面對的大考驗。
面料廠難實現價格傳導
近期,紡織原料價格出現多次上調。除了氨綸等原料的價格一路走高,滌綸長絲的價格也開始先抑后揚。相關平臺監測顯示,近期,POY152 0173 3840D產品市場主流商談價格為7850元/噸,環比上調325元/噸;FDY152 0173 3840D價格為8025元/噸,環比上調250元/噸;DTY152 0173 3840D價格為9200元/噸,環比上調400元/噸。
面對來勢洶洶的原料漲價潮,面料企業發布的漲價函卻寥寥無幾。蘇州盛澤
7月19日發布的中國·柯橋
“價格很難漲得上去,因為客戶不接受。”蘇州吳江偉華紡織有限公司經理李昌春透露,公司眼下的訂單數和疫情前基本持平,但利潤卻出現了明顯下滑,“以前賺一毛錢的訂單我們都懶得做,但現在只賺幾分錢的訂單大家都搶著做。”
海門優源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劍冬也無奈地說:“雖然訂單不算少,賺錢卻越來越難。從去年下半年起,棉花價格就開始快速上漲,紗線價格也水漲船高,以我們生產的坯布為例,目前成本普遍上漲了20%~30%。”
“不能隨便調價,一旦談不好就會談崩。”這成為多位受訪的面料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負責人的共識。在這場由上游開啟的“擊鼓傳花”式的漲價潮中,面料企業正在無奈地消化更多的成本上漲壓力。
漲價潮波及全產業鏈
不能否認,一部分面料企業雖然陷入尷尬的現狀——訂單明明在虧損,卻還是要繼續接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面料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這主要是為了攤薄前期的固定成本支出,也要留住工人。”他表示,現在工人很難招,如果停機,企業還要拿出更多資金補貼工人工資,那樣的話虧損得會更多。這位負責人坦言:“為了不使工廠的設備閑置過多,即使訂單虧得多企業也要硬著頭皮干。如果產能利用率達到70%~80%,企業才可能砍掉一些虧損過多的訂單。”
楊劍冬認為,紡織原料價格飛漲,面料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沖擊。棉花、
面對這輪熱火朝天的漲價潮,感到焦慮的不光只有面料企業。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深圳市某家服裝品牌技術總監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的這輪漲價潮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成本的疊加能否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能消化多少都是未知數。我們現在采取的方式是聯合其他服裝品牌,把大家的用料都集中、匯總在一起去采購,通過大量的備料,與面料廠商協商價格,以此來降低成本。”他預測,此輪原料漲價潮在今年下半年應該會出現回調,屆時價格應該會有所下降。但他同時指出,就算原料價格真的降下來,面料企業也很難立刻變化。“畢竟上半年‘失血’的地方需要補虧。”
這的確是許多面料企業擔憂的問題:上半年,面料企業的經營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接下來,如果原料價格不能及時回歸正常價位,勢必會給面料企業一整年的經營帶來巨大的挑戰。
企業出招抵御壓力
盡管整個上半年紡織行業都因為漲價潮而“冷熱不均”,面料企業更是成了“驚弓之鳥”,但這一輪漲價潮也催生了積*的一面。
在日前舉辦的2021年中國時尚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上,伊芙麗
“本屆大賽**個亮點就是可持續性,從大賽的參評面料中,能看出很多面料企業已經有承擔起一定社會責任的自覺,并致力于研究可持續性面料設計。第二個亮點是面料企業在疫情的背景下,對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做出快速反應,無論是偏戶外的面料,還是手感柔軟的面料,都是一些不錯的嘗試。”阿里巴巴天貓事業部潮流服飾相關負責人盧佳表示,環保、健康等綠色理念早已成為服裝消費趨勢,現在的消費者隨著接受的文化和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成熟,對環保理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多元化。“人們愿意為環保買單,綠色天然的面料更能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顯然,面對原料的漲價之勢,許多面料企業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紛紛使出渾身解數,通過苦練內功,通過實行工藝改進等舉措來抵御成本壓力。
“漲價潮帶來的‘陣痛’,短時間內必然會造成面料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企業需要通過多維度、多路徑來弱化漲價給運營層面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總工程師陳寶建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眼下企業*有力的措施是內外并舉:對內,通過工藝上的改進,不斷精化、細化,更加節材、節能、降耗;對外,要在產業鏈上中下游形成共抗、共擔風險的機制。
陳寶建還建議,面料企業要隨時關注原料價格的變化,在原料價格低時,可以適當地多進一些貨進行儲存。在生產淡季,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地減少生產計劃。“柯橋很多企業已經采取這種措施了,雖然可能無法完全對沖影響,但會有所緩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