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早上六點多,太陽就要出來了,花垣縣花垣鎮楊家寨村的蠶農龍年妹收拾好太陽帽、防曬手袖、開水等物品,匆匆來到了桑樹園來采桑葉。
和其他村民一樣,龍年妹怎么也不會想到,往日“害人不淺”的尾礦庫,栽上了桑樹后,如今竟然成了他們增收致富的“主戰場”。“我家加入合作社養蠶3年多了,現在有3張蠶,今年打算出6批蠶繭,**批已經賣出去了,賺了3000多元,年底還有分紅,收入還是不錯的哩!”龍年妹臉上掛著笑容,一邊手采桑葉,一邊向記者說,“現在綠油油的一大片,也不用擔心尾礦庫的危害了,讓人看著也舒服了。”
近年來,花垣縣大力推進蠶桑產業發展,探索礦區生態修復與特色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通過發展立體農業提高礦區廢棄礦坪、尾礦庫植被覆蓋率,實現礦山轉型綠色發展,帶動百姓走上產業致富之路。
花垣縣將礦區生態修復與農業產業開發相結合,出臺了《關于推進礦區生態修復與農業產業開發相結合的意見》支持蠶桑養殖,利用關閉廢棄礦坪、尾礦庫種植桑樹8000畝,涉礦鄉鎮桑園面積累計1.8萬畝,用于發展桑果采摘園、桑園土雞養殖、桑園食用菌種植等,并開發桑葉茶、桑葉面條、桑果酒、蠶絲被等產品,提升產業綜合效益。2020年,涉礦村培育村級集體經濟聯合社25家,桑園面積6210畝,養蠶152 0173 3840張,銷售蠶繭7.5萬公斤,收入250萬元。
為推進產業發展,花垣縣里出臺了蠶桑產業發展政策與扶持措施,形成縣鄉村齊抓共管蠶桑產業發展機制,制定產業扶貧計劃,通過以獎代補、物質補貼等形式,讓產業落地生根。花垣縣財政投入資金1700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無償為新建桑園提供桑樹苗木,按照每畝200元發放桑園培管補貼,對利用礦山生態修復土地進行蠶桑產業規模化開發的,定植當年額外發放每畝300元的補貼。同時,對于蠶農發放每公斤10元的蠶繭生產補貼,吸引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農戶投產開發。據統計,目前全縣累計發放桑蠶產業發展的各類補貼500余萬元,修建標準養蠶大棚3.5萬平方米,共育室2000平方米。
桑蠶產業是個新產業,技術成了蠶農的短板。為了克服這一短板,花垣縣與湖南省蠶桑科學研究所展開合作,充分依靠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為全縣桑蠶產業發展提供保障。省桑蠶科學研究所根據合作要求,每年固定安排2名以上專家分批對種養專業合作社、村經濟聯合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進行桑園管理、小蠶共育、大蠶飼養等專項技術指導、集中跟班培訓和跟蹤服務,幫助組建和培養農民技術員隊伍。縣里還組織蠶農“
截至目前,花垣縣12個鄉鎮71個村開發桑園面積3.2萬畝,規模居全省**;全縣有涉蠶桑產業的企業9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92家、農戶1.3萬余人。今年**批飼養蠶種5000張,已銷售鮮繭23萬公斤,收入1150萬元,預計全年飼養蠶種突破2萬張,銷售蠶繭90萬公斤,總收入可達4500萬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