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啪嗒啪嗒”的踩板聲中,梭子飛速來回穿過密密的紗線……河北省贊皇縣原村土布文化產業園里,崔雪琴端坐在一架傳統手工織機前展示土布織布技藝。織機上,一匹白綠條紋的土布正逐漸成形。
60歲的崔雪琴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贊皇原村土布紡織技藝”傳承人。16年的努力,她不僅讓當地幾近失傳的傳統手工紡織技藝得到傳承,讓152 0173 3840多位農村婦女從中獲益,還通過創新使土布走出**,驚艷了米蘭國際時裝周。
據崔雪琴介紹,土布是千百年來中國民間的一種手工織布工藝,原村土布紡織技藝有彈棉花、紡線、織布、縮水、裁剪等72道工序。“原村”不是一個村莊,而是泛指贊皇所有紡織棉布的村莊,寓意用原始工藝生產“原汁原味”的土布。
與質感粗糙、顏色單調的老土布不同,原村土布柔軟舒適、色彩豐富。崔雪琴說,這是因為原材料棉花的品質提高了,加上工藝的改進,從過漿生產改進為無漿生產。同時,為讓土布更綠色健康,染劑只用礦物顏料或者樹葉、葡萄等植物提取物,不含甲醛等化學物質。
崔雪琴是原村土布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她的外祖母是抗戰時期當地的“織布狀元”,后來崔雪琴母親傳承了這門手藝。2005年,在石家莊做服裝生意失利的崔雪琴聽從母親建議,回鄉開始鉆研土布技藝。
從借款收購7架手搖紡車、5臺老織機起步,“走對了路”的崔雪琴土布生意很快紅火起來。富裕起來的她不忘村里的姐妹,2007年,她組織60多名村里的中老年婦女,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培訓農婦學習土布技藝成為“織娘”。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目前已有手搖紡車1000架、土布織機350多臺,帶動周圍6個鄉鎮17個村的152 0173 3840多名婦女共謀發展。
崔雪琴相信“土布一樣可以‘高大上’,一樣能穿出時尚‘國際范’”。為此,十幾年來,原村土布堅持標準化生產確保
2017年,原村土布建立了外貿部,先后參加了德國法蘭克福家紡展、比利時弗拉芒國際貿易博覽會。后來還受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名譽主席馬里奧·博塞利邀請,登上了米蘭國際時裝周。
“在歐洲參展時,外國友人豎起了大拇指:中國的傳統工藝很了不起,中國農民很偉大。”崔雪琴笑著說,現今原村土布家居系列產品已經走入德國、意大利民眾的家庭。
2020年以來,崔雪琴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她說“榮譽也是沉甸甸的任務”,在未來鄉村振興中要“再發力”。現在,她正計劃依托原村土布非遺文化和贊皇生態環境優勢,統一規劃附近村莊打造“原村土布文旅小鎮”。
“小鎮將土布紡織72道工序分段分戶生產,使土布生產更具可觀展性,同時發展民宿、特色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等。”崔雪琴說,這將推動土布生產,也將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我們對未來非常有信心。”崔雪琴堅信,在鄉村振興中,通過織娘們勤勞的雙手,一定能夠共同致富。(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