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加劇,人們對穿著涼爽、吸濕快干的夏季服裝需求量增加,開發新型涼爽性面料的呼聲很高。涼感,準確叫法是“接觸瞬間涼感”。這里的接觸瞬間涼感是指皮膚與低于其溫度的織物接觸瞬時,引起皮膚表面熱量快速流失、溫度順即下降,再經過皮膚中感溫神經末梢反映到大腦后形成的涼爽感覺。
“涼感衣”起初只是概念服裝。在國際上,**,是由日本研發出來的,但日本的目的是通過涼感衣,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形成日本本國的一種全民運動來減緩地球溫暖化的持續性。繼而研究出一種叫Cupro呼吸纖維的人造纖維,并具有除臭機能。然后是美國改良日本技術,研發出一種新型冷感面料專利。*終在2011年,正式正式注冊為CoolCore?,也就是現在中國新永國際引進的運動品牌。
涼感面料具有吸濕排汗、干爽及涼爽、瞬間降溫等特點,與人體接觸時能迅速導出皮膚表面水分與熱量,保持皮膚表面干爽與清涼,使衣服成為人體天然的貼身空調,使人們在炎熱夏天增加絲絲清涼,更多地感受清爽美好的世界。這是運動服裝和戶外休閑
涼爽纖維制品的涼感性能是由纖維自身的導熱性質決定的;而涼爽制品的干爽性通常指的是織物所具有的吸濕排汗和散濕性能。涼爽纖維制品的涼感和干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良好的導熱性能,表現為織物接觸冷感明顯,使穿著者感受到清涼的感覺。(2)通過各種加工工藝,涼爽纖維制品改變了原有的織物結構,能夠使體表分泌的汗液快速散發,保持體表與織物接觸時的干爽舒適性。
市場上現有的關于涼爽纖維的加工方式包括:
(1)對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或對織物進行結構設計,如對纖維改性使其具有微孔結構或者使其表面產生大量微細溝槽以加快對水分的轉移。
(2)在進行熔融紡絲加工時添加礦石微粒,這種復合礦石粉體可以使纖維吸熱速率降低、散熱速率加快,該類纖維與體表皮膚接觸時,能產生1~2℃溫度差的涼爽感。
(3)使用親水整理劑對纖維或織物的表面進行親水性處理,從而使產品達到“涼爽”的感覺。
目前涼感測試,我們可以先參考下臺灣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制定的《織物瞬間涼感驗證規范》(FTTS-FA-019)產業標準。原理主要是將織物置于儀器冷板上,當織物溫度和冷板相同時,再將熱板快速置于試樣上,熱板的熱會透過織物傳到冷板,在接觸瞬間即能測得織物*大熱流失量,此值即為Q-max值,單位以織物瞬間涼感熱流量(W/cm2)來表示。Q-max值是模擬人體接觸織物時,皮膚瞬間熱量流失的*大值,也是織物單位面積瞬間能帶走的*大熱流量,此值即為織物瞬間涼感性能的指標,單位以W/cm2表示,Q-max值越大代表可帶走的熱越多。本規范評估合格標準:織物瞬間涼感熱流量(W/cm2)≧0.152 0173 3840。
當然新的國家標準GB/T 35263-2017《紡織品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將于2018年7月1日實施,本標準規定了紡織品與皮膚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與評價方法,適用于各類織物及其制品。測試原理是在規定的試驗環境條件下,將溫度高于試樣的熱檢測板與試樣接觸,測定熱檢測板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并計算其接觸涼感系數(qmax),由此可表征試樣的接觸瞬間涼感性能。而接觸涼感系數qmax是指將溫度高于試樣規定溫差的熱檢測板以一定壓力與試樣接觸,熱檢測板與試樣接觸后熱量傳遞過程中熱流密度的*大值,qmax數值越大表示皮膚感受到涼感程度越強,數值越小表示皮膚感受到涼感程度越弱。測試儀器示意圖見下圖。
此標準可對樣品的接觸瞬間涼感進行評價,△T=15℃時評價指標見下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