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10月25日,2021“紡織之光·專精特新”
參加本次推廣活動的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主任、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原巡視員賀燕麗,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劉彥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副主任、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郭宏鈞,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馬志輝,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總工程師張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傳雄,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秘書長余湘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秘書長王水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處長張放軍,《中國紡織》雜志社總編輯居新宇,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奇,南通市服裝協會會長蔡建華,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沖等領導和企業家共200余人。
推廣活動由郭宏鈞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在致辭中表示,自開展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入庫工作以來,目前已有兩批共計152 0173 3840家企業入選。覆蓋了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涉及了紡織全產業鏈及緊密關聯的行業領域,具有較大的覆蓋面和代表性。從主要指標來看,設計研發投入強度為3.7%,設計研發人員占比14.4%,平均銷售利潤率8.7%,戶均擁有專利數量超過30項,顯示出很強的硬核創新能力。
夏令敏強調,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可持續是發展的生命線。行業未來發展還存在著不確定性和明顯壓力。應對挑戰推動高
對于此次新材料生產技術與應用推廣,夏令敏表示,生物基化學纖維不依賴石油、煤炭等化石資源,是紡織纖維新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十四五”期間,將加快推進生物基化學纖維的規模化加工關鍵技術,開發高品質差別化產品,加強應用技術開發。聚乳酸纖維材料來源于農作物等天然材料,可通過生物降解再回歸自然。近年來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只有我們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品牌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協同創新和共同努力,著力推動綠色纖維及制品全產業鏈發展,才能實現生物基纖維材料及制品的高品質化、功能化、低成本化,才能加快生物基化學纖維的技術進步、擴大產業化應用,把綠色資源變成綠色財源。
*后夏令敏希望廣大企業進一步加深溝通了解,建立信任與合作,以材料創新推動應用創新,以應用創新帶動材料創新,打造全產業鏈
隨后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奇向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沖頒發“紡織之光”捐贈證書。據陳思奇介紹,本次推廣會是今年基金會支持的第4場公益性推廣活動,也是基金會自2010年起支持的第60場面向全行業的公益性科技成果推廣會。
據了解,今年正值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成立25周年。25年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凝聚全行業公益力量,共支持獎勵中國紡聯科技獎1556項、中國紡聯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118項、優秀教師學生4205人,公益支出超一億元,為促進紡織工業科技進步,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總工程師張杰在主旨報告《中國紡織聚乳酸產業創新發展趨勢》中指出了五條聚乳酸發展思路原則,一是精準定位*適合的產品,不嘗試替代一切;二是改性不能使用非自然降解和對環境不友好的材料;三是協調使用性能和降解性能的矛盾;四是協調改性增加成本與產品降低成本的矛盾;五是使用性能的評價和感知,重視體系數據和消費者感知。
張杰表示,聚乳酸在紡織材料的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創新體系的支撐,希望能夠設立一個創新主體,諸如***聚乳酸纖維新材料創新研究院或中心,打造上下游、產學研的協同創新機制或聯盟。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原巡視員賀燕麗在《生物基化學纖維現狀與發展》報告中表示,發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具有重要意義。資源發展壓力增大迫使人類尋找新的突破。生物基化學纖維不再依賴石油、煤炭等化石資源,是未來資源發展的綠色通道,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生物基綠色纖維與人體親和,具有抑菌、阻燃、生物降解等特性,充分體現了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與現代纖維加工技術**融合。
“
賀燕麗認為當前生物基化學纖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關鍵單體和原料尚未解決。二是多數品種的產能規模偏小。三是產品成本偏高競爭力不強。
賀燕麗表示,我國生物基化學纖維在“十四五”期間要努力提高生物基化學纖維原料的自給率和多元化水平,提高重點生物基化學纖維品種的規?;凸に囇b備的自動化水平,大力降低生產成本;在開拓下游紡織品的應用領域方面取得實際成效。
在企業交流環節中,多家聚乳酸相關企業分享了他們在聚乳酸應用方面的成果和心得。
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徐大沖介紹了公司目前的生產情況,據悉,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
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師張洪賓介紹了三類企業開發的產品,一是防護型功能紡織品,包括遮熱防曬、防紫外線、抗菌驅蚊、防汗跡加工、防病毒產品;二是舒適型功能紡織品,包括涼爽系列、木糖醇纖維吸水吸熱清爽產品、遠紅外發熱系列、姜辣素吸濕發熱系列、茶花油保濕親膚產品、玫瑰精油纖維產品、牛油果油纖維產品、羊絨蛋白系列;三是保健型功能紡織品,有71K纖維廣譜抗菌系列產品、備長炭抑菌除臭系列產品、富硒纖維發射負氧離子系列、白金纖維抗氧化系列、石墨烯纖維系列等。
煙臺業林紡織印染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總監李偉在《功能性紡織面料染色整理技術》報告中表示,“水木染”產業化關鍵技術有三項,一是植物染料的提取及商品化制備。二是紡織品植物染料規?;旧に囇芯?。三是制定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鑒別方法及產品標準。
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材料創新總監段武海在《可降解聚乳酸纖維面料開發及在服裝中的應用》的演講中表示,要注重三點安全性,一是來源安全,二是降解安全,三是生理安全。特別是主打內衣和童裝的企業,一定要把標準先放在前面,在嬰幼兒童這個級別里面,一定要做A類標準。
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級**工程師、總監宮懷瑞闡述了《功能性纖維在家紡領域的研發及應用》,他認為,功能性纖維的應用*大地推動了家紡行業的發展。**是豐富了家紡產品的品類,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其次是賦予了家紡產品更舒適、健康的品質,滿足人們的需求;第三是賦予了家紡產品保暖、時尚以外更多的功能與科技感。
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沖和大家深入探討了《聚乳酸等新型纖維材料含量優化設計與老幼護理系列產品開發》,他表示乳酸絨(PLA VELET)其天然弱酸性,PH值5.5-6.2,乳酸絨與人體PH值*為接近,所呈現的良好天然抑菌抗敏親膚功能,相當于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特別適合于各類親膚產品,可以滋養肌膚,同時可以防螨防霉,衛生安全。聚乳酸紡織品具有明顯優勢:無過敏、食品級、生物基、蓬松、保暖、消臭、可降解、阻燃。
郭宏鈞宣讀了《關于成立中國紡織聚乳酸纖維應用研發中心的函》,決定在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中國紡織聚乳酸纖維應用研發中心”,致力于綠色環保聚乳酸纖維材料在紡織品的應用開發,在家紡、服裝類市場形成較強的產品設計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馮德虎向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沖授牌。
*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主任、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會長、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副主任、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原巡視員賀燕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傳雄,《中國紡織》雜志社總編輯居新宇,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齊、江蘇富之島美安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沖上臺啟動中國紡織聚乳酸纖維應用研發中心可持續發展圖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