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紡織業者儒鴻將在印尼打造新生產基地,原以為紡織廠投資越南熱恐退燒,不過據投審會統計,紡織業2019年赴越南總投資金額8383.4萬美元,創下歷年第4高紀錄,資金結構則改由布廠“接棒”成衣廠,擔綱臺商投資越南主力。
業界人士分析,早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前,臺灣紡織廠已搶先卡位布局越南,不是有預測能力,而是看中當地人口紅利與便宜工資,吸引紡織業者儒鴻、聚陽、廣越過去5年持續對越南投資,拉升越南產地生產比重。
不過儒鴻在2019年9月突然宣布將資源轉移至印尼,準備用3年時間打造新生產基地。原以為越南投資熱潮會因儒鴻導致投資風向轉變,但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數字,“紡織業”與“成衣服飾品制造業”兩品項合計,臺廠赴越南投資紡織業金額8383.4萬美元,雖年減16.8%,仍位居歷年第4高,僅次2016年1.39億美元、2018年1億美元、2008年8779.7萬美元。
仔細觀察投資組合,成衣與服飾品制造業去年度投資金額僅152 0173 3840.2萬美元,占整體紡織投資額比重僅15.8%。
攤開歷史數據顯示,2012-2016年成衣廠赴越南投資占紡織業比重落在3-4成,2013年更是高達7成,過去下游成衣業是越南主力,如今則是轉為紡織中上游供應鏈;觀察投資廠商名單包括遠東新、綿春、得力、興采等,知名廠商為數不少。
其中遠東新挾其一貫化模式,去年針織布廠準備開出2期產能。得力去年累計對越南投資已達1360萬美元,興采也宣布斥資1000萬美元加碼。
臺灣前5大針織布廠綿春總經理郭豐年則宣示,未來2年規劃投入3000萬美元擴充越南產線。郭豐年進一步說,目前綿春在臺灣與越南產能比重為7:3,目標在2021年要調整至1:1,也就是越南要大幅增加產能。
上述廠商是增設布料居多,業界分析這波越南投資熱,布廠已從成衣廠手中接下棒子,繼續在越南搶地競賽。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過去評論越南投資條件,他形容,如果是勞力密集行業去越南,“只能等死”,因當地缺工問題嚴重,同時工資上漲遠高于當地政府公告調幅。
也就是說,缺工與工資兩大壓力,都是催促成衣廠若想擴增產能,就必須往外拓展;不過此刻布廠卻愿意赴越南,郭豐年分析,其實布廠所需人員不及成衣廠,下游成衣制造為勞力密集產業,一座成衣廠動輒要上千人,布廠頂多幾百人即可,缺工或是工資上漲的負面沖擊相對較小。
一家布廠業者指出,消費市場變化多端,品牌客戶必須搶快,讓產品快速上架或更換款式降低滯銷風險或庫存成本,由于越南有龐大成衣代工聚落,若布廠就近出貨給成衣廠,就能達到短交期目標,這也是為何布廠紛紛前往越南投資主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