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出事后,楊誠斷續打聽到有同行受騙的消息。象山、義烏、蘭溪……不少地方企業的損失近千萬元。
2018年,諸暨市公安民警張峰**次聽說這個案子。當時,他調到經偵大隊不久,“取證的難點在于,服裝企業間相互欠款是常事。從倪林和宋偉入手,很難查明貨款去向。”
經過長期摸排,2019年8月,倪林和宋偉相繼落網。
根據搜查到的合同與訂單,自2015年后,受害企業名單超過30家。成立進
為了持續行騙、避免債務糾紛,倪、宋幾乎不到一年就會更換企業,重新開展業務。
上瞞下騙 熟諳心理
“我有資源你有錢,不如你來開公司,我們幫你經營。”憑借這套說法,倪林和宋偉先后拉人開辦企業,接連成立了浙江泰艾妮、增創等進出口公司,自己只擔任實際管理角色。2017年后,由于頻繁行騙,兩人的詐騙區域逐漸從浙江,轉移至福建、廣東等地區。
受騙者中不止有成衣企業,也有部分原料企業,“其實就是兩頭騙,假裝和原料公司建立長期合作,從而誘騙該企業以賒賬形式給下游企業提供原料。”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全款采購布料、輔料的成衣企業,可以用更少的資金采購更多原材料。倪林、宋偉正好可以借此騙取更多的訂單產品。
浸淫紡織圈多年的倪林很能抓住企業主的心理。“一般,采購商會把我們的利潤壓在8%左右,但他會多給一點。”楊誠還記得,談判時,倪林很懂得拿捏火候,既讓你覺得占了便宜,又不至于因開價過優,讓你產生懷疑。
即便拖欠了債款,他們也能用一套說辭為自己開脫。楊誠認識一家本地企業,連著被倪林騙了三次,“他把欠錢的鍋都甩到上家公司法人頭上,把自己扮成受害者。然后作為補償,再提出一個優厚的合同。”急著翻本的企業,往往會再墜陷阱。
楊誠也組織過七八家企業聯合追債。“倪林二話不說,當面給其中態度*曖昧的一家打出幾十萬的貨款,放話說只要不鬧就能拿錢。”拿到錢的很快“收兵”,“聯軍”被逐個擊破,不了了之。
“紡織殺手” 隱匿海外
實際上,倪林和宋偉只是“代理人”身份。在與紡織企業簽訂大額加工訂單后,所有的服裝產品,*終都出口給外籍華裔張福銘及旗下的公司。
張福銘是誰?
2008年時,江蘇省進出口商會曾向會員企業發出過一份風險提示,稱已陸續接到過多家企業投訴,張福銘用高價訂單“誘惑”,在收到貨物后便不知所蹤。
據報道,這個網絡上流傳廣泛的“紡織殺手”,至少從2003年開始,就以海外公司為主體,通過國內貿易公司或個人為中間商,在江浙滬等地以服裝采購為名,騙取了近千個集裝箱的服裝產品運往海外,再低價銷售獲利。《每日經濟新聞》2008年報道,當時,“6省市上百紡織企業卷入其中,約6.8億元貨款牽涉其中,數家紡織工廠追債無果,索賠無門,接連倒閉。”
2007年,一個賬戶為“fenghuabaidu”的注冊用戶,曾在知名外貿社區——福布外貿論壇上發帖。在《關于張福銘詐騙犯罪集團的一些線索和證據》文內,稱張福銘是上海人,152 0173 3840年生人。1998年因詐騙被通緝,同年偷渡海外。其慣用英文名為Joe Zhang,妻子則于2006年出國。
天眼查上記錄了多家由張福銘擔任法人的企業,*早一家制衣企業成立于1993年,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
目前,這些企業都處于吊銷狀態。張福銘在海外擁有MayFashions Corp.、Explore Trading Inc.、Nine fashion Inc.等多家企業,利用服裝貿易中常見的“賒賬付款”慣例,通過“代理人”,譬如倪林和宋偉這樣的角色,與國內服裝企業簽訂永遠無法“結賬”的采購合同。
即便有廠商發現上當,但已經出關的貨物放在海關倉庫,會帶來高額的倉儲費。如果不能賣出,還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海運費才能運回。楊誠聽說,張福銘會借機提出低價采購的建議,在廠商無奈被迫接受后,再次賴賬。
本該運往海外的貨物被積壓在倉庫后,楊誠也接到過電話,“對方知道我積壓了一批貨,希望能用二折的價格回收。”楊誠忿忿地說,“都是一伙的,有人開公司,有人做中介,有人銷贓。只要你還抱著想回本的念頭,人家就要把你吃干抹凈。”
吃苦記苦 斷臂求生
穆茜**次聽說Joe Zhang的名字,是在出貨后一個月。久未收到貨款的她,正好要去海外參展,于是聯系倪林,希望能去考察下對方企業,“我們很少打聽進出口公司的客戶信息,這算是行規,但我實在有點擔心。”
倪林倒爽快,發來了對方的聯系方式和地址。2016年8月,她**次赴海外討要貨款。模樣60來歲、富商打扮的張福銘親自接待了穆茜,還帶她參觀了自己在當地的辦公室和設計間。
穆茜在幾十名老外客商和完備的公司體系中,被張福銘說服。她答應:“回去之后一個禮拜,馬上放款。”
飯局上,張福銘偷偷把穆茜拉到一邊,提出能否撇開倪林直接合作。看重規矩的穆茜很反感,拒絕合作,“現在想想真是后怕,要是答應了,又被騙一筆。”
楊誠知道幾家企業就因為貪圖更高的利潤,選擇和張福銘直接合作,結果輸得更多。
穆茜之后又去了兩次海外討債。*后一次,她不僅沒見到張福銘,還被對方報案后到達的警察驅趕下樓。
之后,她拿到過一張自己的貨在張福銘倉庫里被打包的照片,向海外朋友咨詢了照片上的商標,是一家以賣“便宜貨”著稱的當地企業。
她明白,自己的貨,被張福銘賤賣了,“這筆錢肯定是要不回來了。”
張峰在調查時發現,去海外向張福銘追討貨款的人不少,都以失敗告終。其中一個受騙者說,在張福銘公司附近的賓館里,遇見過一個華人,“那個人幾年前被他騙了,就在那里一邊打工,一邊向他要錢。”
張福銘身處海外,根據目前國內的司法程序,取證難度很大。對于張福銘的追查,相關公安機關仍在繼續。
自從4年前張福銘的騙局后,楊誠砍掉了旗下幾家企業。目前,楊誠的工廠還有900多名員工。盡管無法恢復到昔日的規模,但斷臂求生,幫他扛過了此后不少難關。
之后,他的經商風格也有了大變——如今,有朋友找他希望合作,他一律要求必須按流程繳齊所有保險,否則再好的關系,也做不了生意伙伴。
楊誠曾拿到過一張倪林、宋偉的合作商名單。他給所有企業去過電,提醒他們以免受騙,但信他的人寥寥。事發后,他們又打來電話,希望獲知更多線索。“小騙子想和大騙子玩,趁早死心。”楊誠提醒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