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布依刺繡是魯布革鄉每個布依族姑娘必須學會的手藝,是布依族姑娘心靈手巧的象征。今年35歲的李連珍是魯布革鄉多依村一名地道的布依繡娘,對刺繡情有獨鐘,15歲就開始學習布依刺繡。她的刺繡作品圖案秀麗、針法活潑、精致典雅。
2015年,為了生計,她與丈夫一同前往廣東東莞一家服裝加工廠務工,主要從事刺繡工作,并且一做就是兩年。兩年的務工經歷讓她開闊了眼界,她看到這些刺繡圖案不僅能繡在衣服上,還可以繡在各類紡織品、手工藝品上,創作空間廣闊,元素運用靈活。聯想到布依族刺繡色彩明艷、繡工精巧、特色鮮明,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如果能將其推向市場一定會受到大眾喜愛,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加上家鄉有很多跟自己一樣會刺繡的姐妹,于是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丈夫,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憑借自己的刺繡技藝和在外學得的經驗技術,2018年4月,夫妻倆把12萬元積蓄全部拿了出來,在“云南省十大刺繡名村”多依村創辦了布依刺繡工作坊,主要經營服飾、掛飾、床上用品等民族特色產品。產品不僅面向周邊地區銷售,還遠銷于浙江、上海、廣東、貴州等地。工作坊從周邊村寨招募了一些手藝精巧的繡娘,主要從事零部件刺繡、鎖邊壓邊、剪線頭、縫紐扣等工作。為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
2018年10月,李連珍把工作坊更名為羅平珍繡布依手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確立了“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吸納貧困婦女加入合作社,開展繡娘技能培訓,致力于把貧困婦女發展為繡娘,把繡娘發展為社員,發揮**帶動作用,變“輸血”為“造血”,帶動更多婦女同胞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目前已有103名繡娘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名。
為提高刺繡技藝,使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李連珍積*參與各類技能培訓。她主動到廣西、貴州等地交流學習,學習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刺繡工藝,了解其他地方刺繡產業發展現狀,關注當前*新潮流款式和流行風格元素。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工藝,更好地將時尚元素與民族特色進行融合。合作社目前除了做刺繡紡織外還制售五彩花米飯、竹編手工藝品等布依族特色產品,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產品種類不斷豐富。
除此之外,李連珍還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降低疫情對合作社的影響,合作社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做好訂單簽訂,并把訂單分配給“宅”家抗疫的繡娘們,做到了防疫和生產兩不誤。目前,合作社年收入已達40余萬元。雙手靈巧、技藝精湛的繡娘月收入4000元左右,*低的也有七八百元收入。
說起創辦合作社的初衷,李連珍說:“成立合作社,就是要傳承發揚布依民族文化,發揮布依族婦女同胞縫紉、刺繡優勢,拓寬婦女致富門路,只要大家愿意加入,我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廠房,培訓更多繡娘,增加繡品種類,擴大產量。”就這樣,李連珍用一雙手、帶領一群人、成立一個合作社,以布為紙、以針為筆、以線為墨,繪就出一條農村婦女的脫貧致富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