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4月初,因為產油國之間重啟關于減產的談判,國際油價大幅回暖,聚酯產品的價格也從底部開始向上反彈。近期又傳出了產油國減產談判的消息,原料價格開始“蹦*”,在這樣的行情下,織造企業什么時候買原料、買多少原料就成了一個讓人非常糾結的問題了。
同樣的,在這波行情中,同樣陷入糾結中的還有聚酯工廠,在巨大的庫存壓力下,該制定怎樣的經營策略同樣也是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過程。
庫存,織造與聚酯*大的痛
2019年,無論是織造企業還是聚酯工廠的日子都不好過,中美貿易摩擦與噴水織機轉移導致的產能過剩,導致整個織造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常規產品的坯布,織造企業生產出來的布賣不掉,對生產的積*性降低,反過來影響到了聚酯工廠,*終導致聚酯工廠與織造企業庫存齊齊上漲。
2020年開年以后,受新冠疫情影響,織造企業開工延遲,聚酯工廠先積累了大量庫存,當織造企業逐漸復工之后,國外疫情又開始爆發,織造企業也重新進入了累庫存的周期。
具體來看:
聚酯工廠庫存方面,從中國綢都網統計數據來看,現如今聚酯市場整體庫存集中在32-43天;具體產品方面,其中POY庫存至26-33天,FDY庫存至27-34天附近,而DTY庫存則至32-43天左右。
聚酯工廠與織造企業的庫存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終端需求問題。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12日早6時52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逾152 0173 3840萬例,累計死亡逾10萬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近53萬,死亡逾2萬例,成為全球死亡病例*多的國家,全美50個州都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201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
織造與聚酯企業的心理
但實際上,聚酯工廠和織造企業是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的關系。2018年的那輪行情過后,*大地透支了織造企業的元氣,這也是導致2019年的紡織業“寒冬”的原因之一。
而在“寒冬”之中,不僅是織造企業經營艱難,當織造企業迫于庫存壓力開始降低負荷,減少原料購買量的時候,聚酯原料也很快陷入了一個降價、累庫存的周期。
回到現在的這波行情中,受國外疫情影響,織造企業接不到足夠的訂單,坯布庫存不減反增,未來非常有可能會繼續降低織機的開機率,但面對漲價的原料,陷于了買原料與不買原料的糾結中;
聚酯工廠受到天量庫存影響,一方面想要降低庫存,另一方面也想要趁機漲價獲得更高的利潤。
從各自的角度來看,這些想法都無可厚非,但從更上一層的維度來看,織造企業和聚酯工廠實際上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現在市場上訂單不足,織造企業的生存原本就非常艱難,如果這個時候一下子被原料抽干了流動資金,未來或許就只能減產甚至停產,而聚酯工廠雖然能趁著這波行情去掉一部分庫存,但現在去掉的這部分在前期積累的天量庫存面前只能算杯水車薪,如何保持“細水長流”才是真正的重點。但現在,織造企業和聚酯工廠之間陷入了一個非典型的囚徒困境中。
囚徒困境
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于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于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而現在的情況是,織造企業和聚酯工廠一直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終得到了一個對雙方相對有利的結果,這樣的結果雖然不算好,但也算不上*壞。
但是現在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在全球疫情造成的風暴中,這種“各自為戰”的模式可能已經沒法再使一部分企業很好地生存下去,是時候該考慮換一種方式了……
自然界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牙簽鳥為鱷魚挑牙,鱷魚保護它;啄木鳥為大樹捉害蟲,大樹給它們提供棲息地……
按照達爾文主義的觀點,這種互利互惠的相處模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不這樣做的種族可能在某一場危機中沒法生存下來,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對于如今的紡織產業鏈來說,同樣也正在遭受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同心協力應對。
如今的疫情是危機,但同時也是契機!如果聚酯工廠和織造企業能夠在疫情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一套對雙方都有利的購銷模式,那當疫情過去以后,這套互利共生的模式必然會對雙方的恢復及發展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