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9月9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舉辦了“中華棉倉單購銷專區上線暨簽約儀式”,這標志著鄭商所在創新服務模式,提高產業服務能力上邁出重要一步。簽約儀式后,鄭商所舉辦棉企座談交流會,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棉”)及8家涉棉企業代表就如何充分挖掘期貨市場服務棉花產業高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自2004年棉花期貨上市以來,鄭商所持續優化服務供給,調整基準交割地、上市棉花期權和
中華棉總裁何錫玉表示,近年來,中華棉以自有的國際、國內資源為基礎,發揮資金、渠道等綜合優勢,傾力打造了中棉集團資源購銷平臺,創新大宗農產品經營模式,以鄭商所期貨場內定價為基準,全面提升營銷服務能力和產業延伸能力,在棉花價格上漲時不捂盤,在棉花價格下跌時不惜售,實現了期現結合的創新平臺化運營。自平臺上線,累計投放資源總量超過120萬噸,成交總量接近110萬噸,服務22個省份1476家客戶,為下游紡織客戶穩定了原料供給,發揮了保障國內棉花市場供給和穩定市場價格的“穩定器”作用。
“中華棉倉單購銷專區的上線,是棉花產業鏈能夠長久保供穩價,提升國際議價能力的良好開端。”何錫玉表示,未來五年,中華棉將繼續加大一手資源的掌控能力和紡織原料的經營規模。到“十四五”末期,一手資源掌控達到150萬噸,棉花經營規模達到350萬噸,同時拓展棉紗、短纖、
“一方面,在試點的基礎上穩步擴大平臺購銷規模,探索開展非標倉單的交易交割,滿足下游客戶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棉花期貨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另一方面,探索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和關聯企業進入綜合業務平臺中華棉購銷專區,共同賦能產業鏈,發揮平臺服務實體經濟的紐帶作用,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何錫玉如是說。
鄭商所理事長熊軍表示,今年以來,面對
熊軍表示,長期以來,鄭商所和中華棉建立了穩定、友好的合作關系。作為棉花行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華棉在棉花期貨市場研究、培育等方面給予了鄭商所大力支持,雙方合力推動棉花期貨功能發揮、在服務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積*成效。以本次簽約儀式為契機,鄭商所將不斷深化雙方合作內容、優化完善服務模式,持續做好場外市場建設工作。
一是以購銷專區上線為起點,按照由標準倉單到非標倉單,由棉花品種到PTA、棉紗、短纖等紡織品種的發展思路,積*探索、大膽創新、規范運作,不斷擴大平臺功能作用。
二是在總結購銷專區經驗的基礎上,推廣復制“平臺+”期現合作模式,爭取覆蓋鄭商所已上市品種,推動形成“平臺+平臺”“平臺+龍頭”的業務合作方式,為實現平臺及龍頭企業強強聯合、上下游共同發展,貢獻期貨力量。
三是以解決實體企業痛點、難點和堵點為目標,繼續豐富場外業務模式,創新場內場外聯動渠道,爭取為產業客戶管理風險、穩健經營提供更多便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