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當前,抗擊疫情與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是國家首要大事,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不利影響,也給紡織非遺事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思考。為了順利完成2020年紡織非遺工作任務,探討疫情后如何盡快恢復紡織非遺工作和步入傳承發展的新局面,3月8日下午,中紡聯非遺辦在特殊時期以特殊形式召開了以“抗擊疫情與非遺情懷”為主題的云論壇。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以及24位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出席并互動交流。論壇圍繞疫情對紡織非遺工作的影響、疫情期間堅持工作的經驗交流、疫情后紡織非遺傳承發展的工作設想以及對中紡聯非遺辦的工作建議四個議題展開。
吳元新
沉心靜志,以藝術力量抵抗疫情
南通大學非遺研究院院長、***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元新大使在論壇中發言時表示,作為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手中的刻刀,染缸里的顏料就是他*好的“抗疫武器”。疫情期間,吳元新和女兒吳靈姝女婿倪沈鍵,一是圍繞著***非遺南通藍印花布技藝的學術研究項目,編輯即將出版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課題《中國藍印花布紋樣研究——藍白雅印》和《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一一南通卷》;二是在創新傳承方面,共同完成了一百幅藍印花布作品《年年有余》,還倡議組織民間工藝家和紡織非遺傳承人捐贈非遺作品一百多件;三是在宣傳方面,為了獲得年輕觀眾、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了一些創新嘗試,如在中國文藝網發布公益課堂和開通個“元新藍”抖音號,以輕松活潑的短視頻形式,介紹藍印花布的傳承歷史、工藝流程、吉祥紋樣等,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戰疫勇氣與信念。
孫冬寧
以“三展、三研”為抓手
儲備能量,蓄勢待發
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負責人,孫冬寧大使把2020年展覽、展示、展演,研究、研討、研修,六個方面工作計劃分別作了介紹。重點提到了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的策劃籌備工作,此次博覽會設為三個主題方向,**個是全面奔小康,第二個是有扶貧摘帽,第三是沿黃河的九個省份專題展,在主題之中,把有關習總書記對扶貧奔小康的內容,涉及到對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方面將充分體現。此外,今年將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河北省的廊坊和石家莊有三個非遺的主題館,展出會涉及到紡織非遺的相關項目,希望得到各位大使及中紡聯非遺辦的支持。關于展演,孫冬寧表示2020錦繡中華非遺服飾秀活動場地,將會把北京市屬公園下的三個景區天壇、頤和園,景山作為備選場地,活動一如既往的豐富,將分別舉辦新聞發布會,非遺專題研討會以及現場展覽展示等系列活動。
王翀
“三臺”聯動,助推紡織非遺事業發展
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表示,面對疫情,遼寧省疫情防護物資上下游產業鏈協調順暢,得益于遼寧省
劉嘉
用宣傳的力量抗擊疫情
助力紡織非遺事業
關于疫情,從大年初一開始,通過搜集線索,報選題,與專業協會對接,關注報道防疫物資生產,愛心捐贈,企業轉產,防控管理,復工復產、促進
程應奮
疫情會過去,生活還要繼續
新疆艾德萊斯研發推廣中心設計總監,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程應奮大使,在發言中提到關于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聯合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在這個《意見》里面,有幾個重要的任務,比如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深入善法文化的精髓,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等,她希望中紡聯能夠依托駐外使館、機構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聲音,展示中國形象,帶著非遺大使和傳承人的非遺項目,在“
祁春英
紡織非遺行業“抗疫情,不止步”
論壇上,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所所長祁春英大使以自身專業領域的資源優勢分享了疫情期間大量紡織非遺行業從業者如何“抗疫情,不止步”的案列。一是利用疫情的空閑時間,提升技藝水平。以青海刺繡為例,繡娘們自我沉淀學習,提升繡藝,疫情期間,通過市文旅廳組織疫情期間接大量訂單,收入反而提高了。二是利用自媒體、新媒體等網絡平臺,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在特殊時期,不論紡織非遺傳承人或者行業機構,都自想自招,利用網絡平臺,把自己內在的文化詮釋給社會,得到了大量的關注。例如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中國
此外,她還介紹廣西少數民族服飾大賽、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所正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實習基地和研究基地。她希望利用中央民族大學的國際交流活動,與中紡聯非遺辦合作,開展紡織非遺國際研討交流,加強國際平臺的建設。
吳建華
積*調整產品結構,化危為機
疫情發生后,蘇州上久楷絲綢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華馬上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抗疫物資,捐獻給抗疫一線。他在論壇上介紹了企業如何積*應對疫情,恢復產能,開展生產。延遲開工后,他發現疫情對非遺文創產業帶來了巨大影響,線下門店沒法正常營業,消費者少,消費購買力低。他開始積*調整產品結構,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帶領企業渡過難關。近期,
另外,吳建華表示待疫情結束后還將進行一些非遺相關工作調整,除了原有宋錦文化園,今年還要開發包括非遺培訓,互動參與性較強的DIY設計等活動。他希望以中紡聯非遺辦牽頭,增進大使之間的合作,通過搭建交流、展示、銷售、推廣平臺,拓寬營銷通道,實現紡織非遺行業的整體發展。
孫淮濱
加大紡織非遺宣傳推廣
搭建交流合作共享平臺
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在云論壇與大家互動時表示,中紡聯非遺辦將會把大使們的相關活動計劃列入2020年度非遺工作中,參與并加大宣傳和推廣。非遺辦將積*發揮紐帶和橋梁作用,為紡織非遺事業的共同發展搭建平臺,同時呼吁大使間發揮各自優勢,在課題研究、技藝傳承、產品創新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間加強合作,讓非遺大使資源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宣傳方面,建議行業媒體持續跟蹤紡織非遺的產品創新、傳承的發展軌跡,設置一個長期性的,固定的欄目。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